何敏佳

 

 

何敏佳自1991年起一直致力于机床数控系统产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深耕机床行业30载。主持承担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智能制造专项,2项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30多项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取得多项专利等知识产权,并成功地完成技术成果转化。为了推广国产数控系统机床,带领技术团队,打破进口数控品牌在中国的垄断局面,抓住国家“八五” “九五”科技攻关和加速产业化的机遇,先后主持研发生产了数字式交流伺服驱动装置和普及型数控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甚至整个工业体系的核心和基础。高档数控机床是具有高性能、智能化和高价值特征并达到相应功能及性能技术指标的数控机床,是推动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提质的重要因素。我国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但是部分高端数控机床仍依赖进口,部分核心功能部件和高精度、高可靠性配套件发展相对滞后,如高端数控系统、高速大功率电主轴等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为支持数控机床产业创新发展,实现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自主化,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把高端数控机床纳进规划中。今后我国机床制造业要如何发展?本期,我刊邀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轮值理事长、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敏佳谈中国机床制造业。现把专访的内容整理见刊。

 

●我国机床的发展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规划与建设机床行业企业,并有著名的“十八罗汉”企业。当时一大批国有机床企业制造大批优质机床,为新中国建设创下不朽业绩。一直到2000年,国有机床企业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制造业母机主要生产供应商。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引进,外资汽车制造企业相继把他们国家的机床装备也带进来,使得本该由汽车产业拉动发展的我国机床产业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压制了我国机床产业的大发展机遇;中国巨大的汽车产业反而拉动全球机床企业在中国的应用发展,以致国有机床企业发展遭挫,技术人才流失。

随着民营机床制造业的发展,一批批国有机床企业人才“下海”。20多年的此消彼长,民营机床制造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机床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机床产业自主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我国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我们必须要走自主可控的机床产业发展之路。

 

●我国机床目前发展的困境

国内能做的外企机床价格不断下探,压缩了我国国有机床企业的发展空间,民营机床品牌价值低,企业也只有微利中生存。核心技术人才缺乏,普工不继,企业面临难以招聘到好用员工的难题。

 

●我国机床未来发展

用“富人”思维做机床   共建产业生态“内循环”

做“富人机床”,即机床的功能功率选足够富裕的配量,丝杆、导轨标准件尽可能加大一码,比进口品牌的机床用料更粗更壮更精,做工更细更美更“豪”更好。此外,高端数控机床必须有热变形补偿、几何误差补偿、运动摩擦补偿等,已到了一个需要“民族情结深情合作”才能完成的境地。简单购买进口数控系统组装而成的机床难以实现高端机床性能,更甚的是“卡脖子”问题出现。

 

“少制造·深制造”  敢做20年寿命机床  

我们要弄清楚为什么而制造,我们用“少制造·深制造”替代过去的普通制造。少,少到一,一次“深制造”造出20年使用的精密数控机床,替代几年换几年换的普通精度数控机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少制造·深制造”减少排放,保护绿水青山,以“少制造·深制造”一次制造高附价值的高精密数控机床,创我们的金山银山。

20μm的机床是很普通的精度,一般企业都可以量产,但使用寿命不足20个月。20μm的普通精度/间隙,在中高速运转中,除了旋转,有串动、跳动、震动、撞击、发热、变型磨损等,就是这20μm的空间。乘以速度、负荷就能产生巨烈工况、性能下降、破坏性工况伴随开机使用过程,使用寿命不足20个月。

0.2μm的精度,必须经过资深的钳工、丰富的工装配合、智慧的工艺办法,耐心全面的检测、精湛的手艺,方可以装调出来。这样的机床可以使用20年。如此巨差!

 

莫做“落单”角马   争做领头羊

非洲的大草原上,孕育着成千上万角马,成千上万的角马每年重复着来回迁徙,其浩大场景震撼。角马一直是非洲狮群的猎物对象,“落单”的角马必定是狮子的盘中餐。不“落单”的角马才有机会继续生存,一旦“落单”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日本机床行业,早年也是购买解剖学习欧美机床,以惊人的毅力学习,吸收,实现超越。我们不妨学习这种精神,进口二手机床市场,有许多“宝贝”,值得我们去投入目光和精力去研究。

 

重视大国工匠培育  重新回归深耕制造

近20年来,我们过度宣传了制造业的“微笑”曲线,认为只有研发与销售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地方,以致许多企业不重视制造环节,造成最大一个问题:技术工人得不到社会应该有的认同,青年人不想也不安心进车间工厂,以致研发成果难以成为好产品,国人对国内的产品缺乏信心。高精密机床必须依靠一流工匠工艺以保障制造质量。大国工匠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挑起机床行业转型升级的重任。重视大国工匠的培育,为他们创造优质的职业成长环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大军,保证传统机床行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

记得当年有一家机床企业出口的台式钻床(外国人家里维修工具房普通工具)一个事件赔大了!一个外国老太太在用这台钻床时突然停电了,老太太忘记把开关钮扭到停机档,过许不久突然又来电了,钻床自己钻起来,结果把老太太的手弄伤了,一场官司打过来了。这是一个教训,“深耕”意味不能铺太大的地亩,水多了,火不够,烧不开,该把水倒掉一部分。

机床制造企业必须创造条件开办职业技能培训学院,从最年轻的开始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习惯,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工艺、技能,给予他们更高的分配,留在企业,安心钻研工艺,提高技能,制造优质产品。

 

完善企业制度  激励大国工匠

制定技工工匠荣誉地位企业制度,完善员工企业工会制度,并积极运作,使成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以降低优质员工的流动。

有了优秀的工匠队伍,我们必须加快定位做高精密机床产品,制造高精密机床并不就是投入昂贵设备,恰恰是投入在高技能的技工团队上,有朝气的技工团队会做出非凡的工艺产品。良好的技工团队其工艺创造创新能力不可估量,他们用超乎常人的智慧与毅力,克服一切困难,经历百千次试制试验,研制出超越前人的产品。

华夏千年不乏工匠,中国鲁班、中医、中国陶瓷、中国丝绸、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等,闪烁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工艺创造能力。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不存在干不出外国人的精密东西,企业家当下把环境准备好,让我们的技能工匠大显身手,干出超越外国的精密机床。

 

与用户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实现共赢模式

做好一台高端数控机床可以使用20年,中间的保养使用非常重要。这过程中是我们国内机床企业要把握好与用户建立很牢固的供需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  培育发展土壤

高端机床制造企业一般追求做专,做品牌,做历史,做信誉。高端机床买卖结算通常有银行参与,采用租赁分期支付。

最后,高端数控机床是工业母机,除了自身竞争成长,呼吁政府立法规长期支持保护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

 

上一篇:许 冠--人物·专家专访

下一篇:刘晓初--人物·专家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