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20. 08. 051

毛卫东,朱秀娟. 互联网+3D打印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08):160-162.

基金项目:2016年佛山市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016AG100232)

 

互联网+3D打印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毛卫东1,2,朱秀娟3
(1.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247;

2.中峪智能增材制造加速器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528248;
3.广东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佛山528137)

摘要:传统的3D打印技术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加工,难以实现资源协同、数据共享。针对此问题,将信息通信及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研发新型控制器及监测手段,开发云数据,实现协同生产;同时打造在线服务平台,实现课程培训、学历提升、技能鉴定一体化服务,建立3D打印网络化协作体系,形成可柔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3D打印;互联网;物联网;协同生产;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1.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492 ( 2020 ) 08-0160-03

 

引言
3D打印技术是集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技术、3D打印于一体的先进制造技术,利用三维设计数据,在一台SLM成型设备上可快速而精确地直接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1-2]。但是目前3D打印多以单件个性化生产为主,缺乏数据共享、远程控制、联机操作的软硬件基础,在实现快速制造集成技术应用上存在较多困难,难以实现协同开发、批量生产,同时缺乏3D打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服务及人才培养平台[3-5]。本文基于此问题,将信息通信及互联网技术,与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研发基于新型控制器及监测手段的物联网设备系统;开发云数据,资源共享、协同生产;同时打造在线服务平台,实现课程培训、学历提升、技能鉴定一体化服务,以建立3D打印网络化协作体系,形成可柔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结束语
本文研发的基于互联网及物联网模块的3D打印设备经过投产验证,经济效益提升3%左右。基于3D打印服务平台,3年内共培养相关专业毕业生500余人,培训1万余人次,为50余家珠三角企业提供技能鉴定服务。研发互联网+3D打印关键技术,攻克3D打印基于物联网、互联网推广应用的瓶颈问题,让生产设备互联、信息共享,便于协同开发、远程控制,提升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形成一个可以柔性生产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生产模式。

上一篇:赵光华,刘志涛,李耀棠. 光固化3D打印:原理、技术、应用及新进展[J] . 机电工程技术,2020,4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