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1
张治国,李德平,柳宁,等. 电器标签分类的SVM方法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4.
摘要:SVM是图像识别与分类中的重要方法。对家电标签图像的自动分类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了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向量分类整套算法流程。对除噪后的标签图片,利用标签矩形边框这一信息校正因标签拍摄角度而引起的畸变。选取校正后标签图像的HSV统计直方图、ASM能量、逆差矩、对比度和自相关性5项参数构成特征向量对图片进行描述。采用决策树+SVM分类器的结构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最终获取标签图像所属类别。实验结果表明,决策树+SVM结构在训练样本个数极少的条件下,仍能完成模型训练,并以一定的准确率快速完成目标图像的分类工作。
关键词:电器标签;图像特征;SVM;决策树
结束语:采用SVM+决策树方法对图像进行分类是样本数据不足情况下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它把传统的决策树方法中对逻辑的精细设计转变为对图像描述特征的选取与SVM核函数的选取,极大简化了图像分类算法的设计工作,并提高了分类速度。本文针对电器标签图像分类问题,设计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SVM+决策树分类整套算法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样本很少的情况下,训练后的SVM+决策树方法仍然能够快速并以一定的准确率实现标签图像的分类。为进一步提高分类准确率,可以增加训练样本或者提取更多图像特征构建更高
维特征向量。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2
张永康,赖柏豪,林超辉,等.1000t大型海工绕桩式起重机吊臂轻量化设计与优化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5-8.
摘要:吊臂是起重机的最主要承载构件之一,吊臂的分析研究对于起重机的结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以研制的1 000 t大型海工绕桩式起重机吊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数学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优化了吊臂的设计结构。通过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吊臂结构的全伸臂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相应的应力云图,验证了优化后的吊臂满足使用强度要求。
关键词:起重机吊臂;轻量化;结构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大型海工装备
结束语:本文以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对1 000 t大型海工绕桩式起重机吊臂结构进行优化分析,构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达到吊臂轻量化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Ansys Workbench在起重机吊臂结构全伸臂工况的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简化了吊臂结构,完成了吊臂结构从几何建模、网格划分到施加边界条件的有限元建模过程,最终获得了起重机吊臂在全伸臂工况下的VON MISE应力图,验证了轻量化后的吊臂满足使用强度要求。这为绕桩吊机研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3
胡相胜,张文静,李紫嫣,等. 履带式磁吸水下清刷机器人系统[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9-13.
摘要:由于现在的船舶很大程度都会出现水下附着物堆积导致船舶重量增加、油耗增加等问题,所以该设计通过对ROV水下机器人的研究以及机器人中较为重要的爬壁机器人原理的学习,通过履带和永磁体的结合使用,加强机器人在清刷过程中对船体的吸附。同时,这种合力作用可以让水下清刷机器人克服传统水下清刷机器人运行速度慢、适应能力差等动力缺点,配合可以固定旋转的不锈钢小钢刷便可以有力地去除船底污垢,再利用全方位摄像头检查清刷效果,达到全面清刷。该新型水下机器人将广泛地应用于船舶清刷行业中。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船底附着物;履带式;永磁体;磁吸力;钢刷清理
结束语:该项技术现在存在诸多创新点和难点。(1) ROV的使用虽然没有像水下机器人那样可以自
主地探测所需要进行的工作,但使用ROV可以使水下机器人的工作画面能通过有线缆在岸上直接被观察,及时了解清刷工作的进展情况。(2) 通过通讯浮漂结合GPS系统,精确定位水下机器人的位置,为后续作业提供坐标信息。(3) 以履带作为移动方式,并采用适合曲面的复合分散式履带,以接触面积大、移动灵活、承载能力高为特点,适合水下工作且易于携带,同时具有原地转弯的特
点。(4) 通过钢刷来代替尼龙毛刷,更加有效地达到清理船底附着物的作用。难点在于清污程度的控制以及机器人移动的方位准确性,这些都需要通过具体实验来进行不断检测。考虑到清理效果,虽然配备了照明灯和高清的摄像仪,但仍然建议在天气较为清朗或者是春秋季节进行船底的清污工作,可
以保证清刷的效率和质量。总体而言,履带式磁吸水下清刷机器人迎合当下船舶底部的清理需求,是和以往水下机器人以及履带式机器人等结合中所产生的新型想法,通过履带+永磁体+钢刷三者优点的共同结合,最后可以在船体表面进行清刷作业,为船舶节省油耗,同时延长船舶进坞修造的时间,在船舶的节能环保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4
刘晓超,周永强,张艳丽,等. 高压气瓶热处理自动生产线炉温控制系统的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4-17.
摘要:高压气瓶热处理部分炉温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是高压气瓶热处理自动生产线的核心部分,针对炉温的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将模糊控制灵活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和PID 控制精度高、调节时间短的两者优点结合起来进行控制。由热电偶实时检测采集炉膛炉温,输出模拟量信号至智能温度控制仪,与设定温度进行比较,进行PID 运算,然后向执行机构发出模拟量控制信号,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改变空燃比,最终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并在PROTEUS环境下仿真调试,经过验证,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炉温;模糊控制;PID控制;硬件、软件设计;程序仿真
结束语:本文研究提出的温度控制方法得到了实践验证,结果表明既能实时显示炉膛的温度值,通过模糊控制、PID控制及其硬件、软件控制实现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改变空燃比,达到控制炉温的目的,又能通过监控系统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地掌握温度控制系统的整个运行状态,确保
了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5
郝建豹,彭桂峰,黄建睿,等.基于SCARA机器人铣削一体化仿真平台的开发[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8-20.
摘要:针对传统的卧式铣床在加工工件时存在加工效率较低等缺点,介绍了一种构建机器人铣削一体化平台的虚拟仿真方案。介绍了平台设计理念,设计了旋转刀库等铣削一体化平台的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了构建铣削一体化平台的流程,进而设计了平台动态Smart组件,编制了RAPID程序,机器人运行轨迹表明编程已达到仿真预期效果。该设计方案可以为实体机器人铣削一体化平台的设计提供验证依据和研究平台。
关键词: RobotStudio;SCARA机器人; 铣削平台;虚拟仿真
结束语:本文利用三维制图软件SolidWorks和机器人仿真软件RobotStudio构建了机器人铣削一体化虚拟仿真平台,介绍了虚拟仿真平台构建过程,动态组件设计方法、离线编制了程序、机器人TCP轨迹跟踪。该设计方案可以为企业实际机器人铣削一体化平台的设计提供可行性实验平台。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6
罗润鑫,余柳平,梁汉锋,等. 基于Arduino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1-22.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其中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室内表现出色。提出了一种基于Arduino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设计方案。主控芯片选用了esp8266,体积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并且支持WiFi功能。底盘采用双轮驱动、差速转向的驱动方式,通过对电机的测速和PID控制算法实现闭环控制,能够及时修正偏差,避免偏离预设线路。底盘通过esp8266的WiFi功能使用rosserial协议与上位机ROS进行通信,为上层提供服务。底盘整体设计轻巧、价格低廉,为低成本的室内轮式移动机器人提供了一种底盘设计方案。
关键词:Arduino; 移动机器人底盘; esp8266; ROS
结束语:机器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室内服务机器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8]。轮式移动机器人在室内表现出色,是移动机器人中最常应用的一种机器人。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简单、成本较低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底盘设计方案,能够驱动机器人并将机器人移动到指定位置。设计使用esp8266作为主控芯片,体积轻巧,支持WiFi联网,但esp8266只有17个GPIO管脚,对扩展功能有一定的限制,如再增加多路红外或超声波测距模块则会出现GPIO管脚不够用的情况,扩展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7
梁生龙,廖桂波,董威,等. 基于物联网的数控平面磨床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3-25.
摘要:介绍了基于物联网的数控平面磨床远程监控系统实现方法和总体架构。基于FX3U-48MT型PLC、S6232QC智能远程工控机、网络云平台设计开发了平面磨床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修改数控平面磨床的加工参数、加工程序等,也可以远程实时获取磨床的传感器信号、报警信息等。在磨床发生故障时能自动通过手机短信、电话拨号等方式进行提醒,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通知到人,实现远程智能监控。通过试验,该监控系统开放性、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远程监控工程技术领域。
关键词:PLC;远程监控;平面磨床;GRM230
结束语:以FX3U-48MT 型PLC、S6232QC 智能远程工控机、网络云平台设计开发的平面磨床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修改数控平面磨床的加工参数、加工程序等,也可以远程实时获取磨床的传感器信号、报警信息等,在磨床发生故障时能自动通过移动电话短信、电话拨号等方式进行提醒,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通知到人,实现远程智能监控。利用GrmWebGUIDev软件设计了适应于移动电话的远程监控界面、远程故障报警界面,为平面磨床的远程监视、操作、维护维修提供了远程交互的可视化平台,大大
提高了平面磨床的远程智能监控水平。通过试验,平面磨床远程监控系统开放性、通用性和扩展性较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远程监控工程技术领域。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8
田学军,彭雪敏,谭文渊. 基于嵌入式机器视觉的机器人抓取系统[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6-29.
摘要:针对工业生产线上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识别抓取需求,设计研发了基于Raspberry Pi 3B+控制器的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采用开源OpenCV视觉算法库,使用高精度摄像头采集图像,经过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判断等,快速识别、判断、定位产品,实现机械手对产品的准确定位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运行稳定,对图像数据的处理可靠,能够较好地实现识别。
关键词:OpenCV;Python;机器视觉;工业生产线
结束语:本文所设计的用于机器人抓取的嵌入式视觉系统图像识别系统,基于低成本的Raspberry Pi 3B+控制器,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工业生产线的实际需要开发应用程序,所要实现的功能可以选择所需的OpenCV库函数,开发人员便捷地设计更复杂的计算机视觉相关的应用程序,缩短程序开发的周期。该系统可自动识别工件并正确抓取,制造成本低、应用面广、实用性强、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09
万智辉,廖志鹏,徐巍涛,等. 基于“慧鱼”的小型智能立体停车库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30-32.
摘要:“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包括机械构件、电气构件、传感器、控制器及控制软件。利用“慧鱼”创意组合模型,通过机构设计、软件编程和模块组装等环节,针对城市老旧小区,设计制作了一种小型智能立体停车库。阐述了该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详细介绍了各功能模块的组建及原理,编制了软件控制程序,完成了存取车实验,为解决城市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方案。
关键词:“慧鱼”创意组合模型;小型立体停车库;智能存取车;托夹机构
结束语:本文根据已建老旧小区的停车状况,利用“慧鱼”构件种类繁多、可以反复拆装、无限扩充、组合灵活、利于创新[12-13]的特点,设计了小型智能立体停车库。该车库采用双螺杆托夹机构和提升、横移机构合一(吊车装置),简化了车库的结构,降低了车库的成本;存取车过程由控制系统智能运行,操作便捷安全;存取车实验运行稳定,实现了车库设计建造技术的还原与操作过程的模拟[14],可为老旧小区、道路边进行车位改造提供借鉴方案。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0
邵键洲. 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33-34.
摘要:矿用机械电气设备作业环境恶劣,为更好地保障矿用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做好调试工作。为做好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基于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调试的意义,研究了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自动化调试技术,介绍了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具体控制模式,提出了应用差动保护实验法来进行煤矿机械设备自动化调试,主要包括单相实验法与三相实验法2种,并探析了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的相关配套措施,以期有助于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顺利调试,更好地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煤矿设备;自动化调试;差动保护实验法;应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做好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切实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煤矿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要与时俱进,调试方法的选择要尽量简化高效,节约人力物力,从而快速、高效、准确地进行故障检修和排除,实现煤矿机械电气设备的调试工作顺利进行。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1
吴小力. 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电力物流跟踪系统[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35-36.
摘要:作为物资管理的新模式,智慧供应链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促进电力物资管理水平提高和增益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电力智慧供应链的概念、作用和意义,研究作为电力智慧供应链核心环节的电力物流跟踪系统。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研发了基于RFID的智慧电力物流跟踪系统。介绍了智慧电力物流跟踪系统中的RFID设备,RFID设备由单片机、RFID模块、隔离模块和GPRS模块组成,以及介绍了RFID设备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图。所研发的智慧电力物流跟踪系统已应用于地市级电网,运行
结果证明了有效性。
关键词:电力物资管理;智慧供应链;物流跟踪
结束语:针对当前电力物资管理存在信息沟通阻塞、作业现场不可视、任务进度不可控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智慧供应链,以提高电力物资管理水平;研究了智慧供应链的核心技术电力物流跟踪设备,重点介绍了基于智慧供应链的电
力物流跟踪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2
薛飞. 选煤厂瓦斯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37-38.
摘要:目前国内选煤厂对煤仓瓦斯的监测大多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其效率低、精度差。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研究煤仓中瓦斯浓度较高的位置,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对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单元与无线通信单元的硬件设备进行了选型设计,设计了看门狗电路与CC2430的时钟电路,以及系统软件的主程序流程图。系统的应用将提高煤仓瓦斯监测的精度与效率,保障选煤厂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选煤厂;无线监测;ZigBee
结束语: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选煤厂煤仓中瓦斯浓度的分布规律,设置瓦斯传感器的方式来采集所需的监测信号,数据通过ZigBee网络传输到基站节点,经过模数转换由处理器模块计算分析来判断煤仓的瓦斯是否超标。该系统提高了监测的效率与精度,其所监测的数据可与通风机的控制系统共享,实现煤仓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系统的应用节约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煤仓的安全性,保障了选煤厂的安全、高效生产。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3
孙嘉悦.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供给侧新型电网规划问题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39-41.
摘要:由于信息化产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电网模式电能传输效率已经难以跟上当今时代的步伐。为此,对当前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型智能电网模式进行梳理,并对各国智能电网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对基于供给侧的新型电网模式规划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现在较热门的智能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用于解决规划问题的智能算法,并给出了该种算法的蒙特卡洛仿真流程。利用该算法能高效求得满足总投资最小情况下的规划解。
关键词:模拟退火算法;新型电网;规划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电网发展趋势进行整理和研究,依据我国目前电网发展现状,提出建立一种用于提升电网对随机载荷处理能力的、基于供给侧充电设备的电网模式,并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充电设备需求量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了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供给侧充电设备进行区域规划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解决NP难问题,以及目标解难以收敛的问题,为供电设备的规划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算法。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4
侯晓丽. 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压力监测系统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42-44.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工作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处理器的液压支架立柱压力监测系统。通过分析系统的工作环境与功能要求,对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及其外围电路与压力信号检测电路进行了选型与设计,对系统软件部分中的主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设计,设计采用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实现PC机与各个液压支架立柱的压力数据传输。系统可实现液压支架的安全化管理,将会提高综采工作面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对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警作用,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液压支架;压力监测;DSP
结束语:本文对煤矿液压支架立柱压力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远程监控液压支架的工作压力,解决了压力观测不便的问题,以及定期采集不能实现实时监测的问题。该压力监测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结构简单,造价便宜,而且满足矿井下的远距离传输要求。该系统不仅对液压支架的设备安全管理提供了保障,而且对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高效率生产提供了保障,对煤矿产业自动化做出了贡献。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5
庞志月. 基于ARM的液压支架监测系统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45-47.
摘要:为解决井下液压支架运行的安全问题,设计了以嵌入式处理器ARM为核心的液压支架监测系统。通过对系统硬件电路如CAN通信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放大电路以及软件监控平台的设计,所设计的监测系统能在井下低成本、高性能稳定运行,并且及时发现液压支架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保障了井下生产的安全性,对现代化煤矿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煤矿;液压支架;监测系统
结束语:本文对液压支架监测系统进行重点架构,整个监测系统以ARM系列的S3C2440型号的单片机为核心,并针对液压支架的压力、倾角、电气设备中的电压、电流等信息设计了相关电路进行实时采集,重点介绍了CAN总线通信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电压放大电路的设计,同时对监测系统所用的主程序进行设计。整个系统在井下运行良好,地面监测中心可以实时监测液压支架状态信息。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6
薛立国. 东曲煤矿+860水平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改造[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48-50.
摘要:东曲煤矿+860水平辅助运输系统复杂、运输环节多、运输效率低,且尚未拥有相对完善的辅助运输系统,造成+860水平现用辅助运输系统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生产工作任务。该矿主要采用石门胶轮车运输、区域内单轨吊的运输方式,进行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改造,并对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期望可以对矿井辅助运输系统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东曲煤矿;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升级改造
结束语:(1) 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改造过程中,单轨吊机车运输方式与传统绞车运输方式区别不同,单轨吊机车为满足运输需求,受运输设备高度、单轨吊机车自身高度及轨道布置等条件限制,对巷道高度要求较高。经多次调研及试验确定,为满足单轨吊机车运输要求,需对八采辅运巷及28 810轨顺部分巷道进行拉底处理,保证高度不低于4 100 mm。(2) +860水平八采区辅运巷及28810轨顺现已形成单轨吊机车运输网络,可满足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及物料运输需求,实现设备、物料自换装平台不经转载、连续运送至作业地点。(3) 随着单轨吊机车运输网络的不断延伸,将进一步实现+860水平二、八采区单轨吊机车全覆盖,完全摒弃矿井现用绞车倒钩运输的运输方式,实现设备、物 料、人员自地面直接运输至作业地点的高效、快捷的运输方式。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7
黄传玉. PLC运行的干扰类型及来源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51-52.
摘要:为提高PLC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其控制功能,为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通过对PLC实际运行过程中所受到的干扰类型和来源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为PLC稳定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资料支持。PLC所受到的干扰类型主要有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2种类型,而干扰来源主要有空间电磁辐射、电源系统电磁感应、信号线引入、接地系统以及PLC系统内部的干扰等。所采取的抗干扰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能够显著提高PLC的运行状态,对确保PLC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PLC;干扰;信号源
结束语:总而言之,PLC控制系统具有非常优良的控制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促进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但由于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存在诸多干扰源,会对其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PLC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干扰类型和干扰源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提供可靠的资料支持。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8
梁灼勇. 电动汽车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53-55.
摘要: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作为信息汇集点,其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研究电动汽车智能监控系统的整体框架,在分析系统构成和系统主功能、辅助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汽车充电站的数据流设计了对应接口。进一步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支撑技术体系的技术及功能,具体实现方法可归类为基于平台的充电监测和基于图形化监控方法。介绍了已做出成品的汽车充电站系统监控网络的图形管理系统及其功能,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智能汇集器;图形管理系统
结束语:电动汽车充电站监控系统已成为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信息汇集点,本文采用信息模型、系统模型和通信模型构建了支撑技术体系,进一步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支撑技术体系的技术及功能,具体实现方法可归类为基于平台的充电监测和基于图形化监控方法。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监控网络使用图形管理系统已实现对站内主要设备运行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监视并实时显示。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19
黄汉杰. 基于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的城市配电网规划问题探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56-58.
摘要:城市配电网规划问题是智能配电网的关键技术,对其进行了探讨。采用调查法对城市电网的规划经济评价、负载预测、电网规划等问题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策,包括:提升相关技术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智能配电网监督机制、加强智能配电网设备的相关维护等要点,对城市配电网规划质量进行优化。使电力企业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好地保证电网工程的安全,对城市电网进行有效地规划。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城市配电网;规划问题
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作为电力用户与供电企业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平台,建立完善的配电网系统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用电提供保证。在能源问题的影响下,新能源的应用为配电网规划设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应用智能配电网关键技术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充分满足现实的发展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建设需要进行准确规划,如此才能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0
肖清波. 简析煤矿供电系统中PMSM控制算法[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59-60.
摘要:为探究PMSM控制算法在煤矿供电系统中的应用,基于PMSM控制原理把现代交流调速系统分为交流电机、电力电子电源转换器、控制器和监视器等。根据频率控制方式的计算,将同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分为自控式与他控式2类,并介绍了现阶段常用的变频器控制算法,为其他煤矿的应用与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供电;永磁同步电动机;算法;现代交流调速系统
结束语:本文简述了PMSM的控制原理,同时介绍了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由4部分组成:交流电机、电力电子电源转换器、控制器和监控器。其中电力电子功率转换器与控制和电量检测器三者集成并成为逆变器(变频器)。根据频率控制方式的计算,将同步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分为自控式与他控式2类,并分析了现阶段的主要算法,为保证煤矿充足的电力供应和技术经济合理性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1
程超发,师文庆,黄江,等. 基于STM32个人健康助手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61-64.
摘要:设计一种基于STM32开发系统的个人健康助手,实现及时测量人体体温与脉搏心律的功能。该设计通过红外温度传感模块获得人体向外辐射的能量,通过心率脉搏传感模块获得手指血管搏动的透光率,经过算法分析将以上的信号转变为具体的体温值和心率值,并通过蓝牙模块传输信号,由OLED显示屏显示数据。同时还实现了一些辅助功能,包括设置时间和闹钟、在线获得测量数据、查看日志等。该设计可靠实用、简单方便、携带便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传感器;健康;软件程序;STM32
结束语:本设计旨在设计出一款便捷又准确的智能测量工具——基于STM32个人健康助手,它通过相应的传感器采集数据,分析人体生理健康状况;非接触红外体温计传感器采集人体表面温度数据,系统将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友情建议;心率脉搏传感器采集人体心跳频率数据,系统也会做出相应的分析与应答;OLED显示屏显示相应字符,手机APP可以接收测量数据及实现参数上设置等功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个人健康助手将会成为医学中必不可少的诊断及医疗手段。当个人健康助手与互联网大数据库连接起来,那就是开阔的世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应用端与互联网连接,读取数据库相关信息,经系统审核并授权后,用户所预约的医生就可以根据访问的数据信息来评估其身体生理状况,做一个全面有效的保健养生医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APP设备与医生进行在线交流,获取远程就诊服务,人们即将走入“足不出户,便医百病”的时代。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2
马晓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矿山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65-66.
摘要:为实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矿山的建设,研究了物联网的由来、煤矿智能管理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智慧矿山物联网架构。从感知层的信息收集,到网络层的枢纽作用,对信息进行传输,最后到应用层,实现井下生产的实时监测。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反馈到信息处理中心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反馈到井下指导生产,实现煤矿生产设备动态监控,并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远程故障修复,建成基于综合一体化物联网的智慧矿山。
关键词:智慧矿山;物联网;智能检测;无线传输
结束语: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称之为信息产业的又一次革命,而且其应用较为广泛,遍及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智能电网、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趋于成熟,将其应用于智慧矿山的建设,是对煤矿行业的一大促进。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3
薛瑞梓. 煤矿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67-69.
摘要:针对目前煤矿企业采煤机自动化水平较低的现状,研究了基于PLC技术的煤矿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结合了煤矿企业的生产作业实际情况,对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综合考虑了开发成本与应用效果要求,对系统硬件设施进行了选型分析,利用编程知识与实际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软件架构。系统具有控制效果好、开发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能有效地对煤矿采煤机设备进行控制,实时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工厂经济效益。
关键词:煤矿;采煤机;控制系统;自动化;PLC
结束语: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针对煤矿生产企业采煤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了对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硬件结构的选型,设计了系统软件部分的主程序流程图。系统可实现对煤矿采煤机牵引行走、截割破煤、自动调高等功能,工作人员可实时在线监测采煤机的运行情况。同时,控制系统自带报警功能,在发生故障时,可实现预警作用。该系统的应用可大大提高煤矿采煤机自动化程度,保障采煤机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保护煤矿的财产安全与工人的生命健康,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4
化振谦,党三磊,黄友朋,等. 基于三维仿真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实时监控的研究与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70-72.
摘要: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单元众多、控制机构复杂、交互数据量大、分支多、路线变化大,如何进行全面高效地生产监控是一大难点。三维仿真实时监控技术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三维仿真监控基于数据驱动,以生产现场真实数据实时驱动三维模型,实现了全面、直观、真实还原的监控目的。
关键词:三维仿真;监控系统;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结束语:经现场实践证明,当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物料位置更新点分布较多时,本文所提出的三维仿真监控方法能很好地模拟自动化生产线上物料流转,排除生产线故障因素,三维模拟的物料位置与实际生产线上物料位置能够很好地匹配,物料之间的阻挡碰撞能够很好地实现。该方法对自动化生产线信息采集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有大量的物料位置更新点,可以有效降低自动化生产线控制软件的资源占用,能满足目前绝大多数自动化生产线的成本控制要求,具有低成本、高还原度、高容错率的优点。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5
黄裕贵,谢泽兵,彭志晴.基于EPEC2024的特定PLC控制技术在摊铺机电控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73-75.
摘要:户外施工作业面临着各种恶劣自然环境和作业环境,对摊铺机电控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基于EPEC2024的特定PLC控制器开发平台,采用CoDeSys编程软件工具,并汇同CAN总线通信技术,从方案、原理和软硬件设计等方面对传统摊铺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摊铺机在恶劣施工环境下,可利用其远程遥控功能实现精确控制,并且改善了劳动作业环境。
关键词:滑模摊铺机;电控系统;CoDeSys软件;PLC
结束语:目前国内摊铺机设备多采用传统的PLC微控制器,对于公路建设的恶劣环境缺乏针对性。本文摊铺机采用基于EPEC2024特定PLC控制技术,针对恶劣施工环境、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各种职业危害,利用其强大遥控功能及使用CAN总线通讯减少传输过程的干扰,以及各系统采用模糊PID孔子理论来进行闭环负反馈控制,使滑模摊铺机在适用恶劣施工环境下,可利用其远程遥控功能实现精确控制,并且改善了劳动作业环境。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6
程豪华,潘广伟,李剑锋,等. 精密测头转接件加工工艺设计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76-80.
摘要:基于精密测头转接件特殊的结构特点、几何位置精度较高等要求,考虑产品批量较大的生产需要,结合三轴加工中心数控设备的实际,分析生产工艺特点。重点设计专用夹具,合理安排生产的关键工序,形成完整的生产工艺,编辑好加工程序并付诸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精密测头转接件;三轴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批量生产
结束语:精密测头转接件的数控铣削加工,容易出现几何公差偏差与光洁度不合格等状况,与加工过程中切削、装夹等工艺因素有关,详细分析研究其加工方特点后所编制的工艺方案,经实践生产应用证明,产品合格率大幅度提升,能有效保证生产质量,并且加工效率约提高60%,实现了精密测头转接件的批量高效加工。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7
王娟,雷彪,张玉梅. 基于UG的粗精铣合体刀具的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81-83.
摘要:金属切削加工作为制造技术中最主要的工艺技术,决定着零件的加工效率、精度、质量和成本。基于已有的高速铣削机理及高速刀具技术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高速切削的技术特点,开发设计了适合于铸铝材料高速切削的粗精铣合体铣刀,由粗精铣一次完成的工艺代替粗加工-精加工分步完成的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不同刀片配比下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在相同表面质量的要求下,精铣刀片数量越多,加工效率越高。另外,基于UG软件对粗精铣合体刀具进行三维建模,降低了刀具的研发成本,提高刀具的设计效率以及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铣刀设计;工艺优化;UG建模;表面质量
结束语:高速切削刀具及其相关技术直接决定了高速切削的效益、质量和安全,是推广和应用高速切削技术的基础。本文通过试验和仿真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基于已有的高速铣削机理及高速刀具技术研究成果,综合考虑高速切削的技术特点,开发设计了适合于铸铝材料高速切削的粗精铣合体铣刀。改进了传统的加工工艺,用粗精铣一次完成代替粗加工-精加工分步完成(2)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不同刀片配比下表面质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在相同表面质量的要求下,精铣刀片数量越多,加工效率越高。(3) 基于UG软件对粗精铣合体刀具进行三维建模,降低了刀具的研发成本,提高刀具的设计效率以及企业的
竞争力。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8
杨鲧. 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84-85.
摘要:为了能够确保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更好控制加工精度,通过实例分析的方法,结合电机壳体工件实际加工过程,准确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研究表明:夹紧力变形、材料应力变形、工件让刀变形等均会对工件加工精度产生影响,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应当通过优化加工工艺线路、严控加工温度、优化夹具以及设置合理的切削参数等措施,对工件加工精度进行控制。通过对上述因素严格地控制,加工后的工件进行精度检测,尺寸、圆度等精度均符合设计标准要求。
关键词:机械加工;精度;影响因素
结束语: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对工件加工的精度带来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工件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工件加工精度出现问题,应当结合加工工件自身特性,制定更为适宜的加工工艺这样才能够确保工件的加工精度满足要求[8]。在此次工件加工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包含夹紧变形、让刀变形以及切削力等因素,而通过制定适宜的加工工艺,并且选择适宜的加工参数,确保了此次工件加工精度满足精度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29
杨建忠. 27SiMn钢热处理后力学性能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86-88.
摘要:为了能够进一步降低27SiMn钢热处理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借助于“加热—穿孔—轧制—定径—自然冷却—加热—施淬火—回火—自然冷却”热处理工艺,对于27SiMn钢热处理后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可知随着回火温度的不断在增加,其抗拉强度值会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回火温度值逐步增大的过程中,试样冲击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后得出,在回火温度值为450 ℃情况下,所得27SiMn钢的综合性能最为优良,拉强度数值为888 MPa,屈服强度数值均为753 MPa,试样断后伸长率值为16%,试样断面收缩率值为61,试样冲击功值为63%。
关键词:27SiMn钢;热处理;回火温度
结束语:(1) 针对27SiMn无缝钢管试样进行不同回火温度处理之后,在回火温度值逐步增加的过程中,试样所拥有的抗拉强度数值以及屈服强度数值都呈现出了先增加后减小的发展趋势。从具体数据我们能够得出,在回火温度值为450 ℃情况下,其抗拉强度数值和屈服强度数值均为最大,分别为888 MPa和753 MPa。(2) 针对27SiMn无缝钢管试样进行不同回火温度处理之后,在回火温度值逐步增加的过程中,试样所拥有的冲击功呈现出了逐渐增加发展趋势。而试样所对应的伸长率以及断面收缩率出现的变化较小。综合各因素考虑, 在回火温度为450 ℃情况下27SiMn 无缝钢管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拉强度数值为888 MPa,屈服强度数值均为753 MPa,试样断后伸长率值为16%,试样断面收缩率值为61,试样冲击功值为6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0
李双成,陈兴媚. 图表法解算工艺尺寸链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89-91.
摘要:在机械加工中,对于同一方向上尺寸较多、工艺基准需要多次转换、加工工序又多的零部件,各工序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2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为保证尺寸精度而建立的尺寸链环数较多,尺寸链的查找比较困难且易出错;二是工序余量不易查表来简单确定,而是同有关的若干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相关联,这些公差的累积会引起工序加工余量的变动,使得加工中出现余量不足或过大现象。运用图表法去求解相关问题不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还能够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且直观易懂,同时有助于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去求解尺寸链。
关键词:尺寸联系图;追踪尺寸链;追踪图表;工序尺寸公差;平均余量
结束语:从以上的推导可以知道,尺寸链是在零件加工及装配中保证加工及装配尺寸精度的重要工具,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尺寸不断在改变,有些尺寸不能直接测量需要用尺寸链来间接保证,并且大部分零部件在加工中都涉及同一方向上尺寸较多、工序基准需要多次转换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地将零部件的总余量分配到每道加工工序中去进而保证图纸的最终设计尺寸和公差要求,是加工中不造成浪费,形成优良产品的关键所在。用解图表法解算尺寸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复杂的运算问题。论文详细介绍了此种方法的求解过程,从问题的求解过程来看该法具有效率高、运算速度快且能够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直观、明了的优点。因此掌握和理解该种方法的求解过程是机械从业人员的必备专业理论知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1
祝日东,李小龙. 基于VERICUT的零件数控加工仿真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92-94.
摘要:数控加工技术是目前数字化自动化加工的基础,VERICUT软件能够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模拟,具有真实三维显示及碰撞检查等优势。零件在利用三维软件UG NX进行实体造型后,分析零件加工工艺以及生成加工程序。利用VERICUT软件对零件进行数控仿真加工,在接近真实的机床环境中模拟走刀路线。实验结果表明,仿真过程能够有效的判断是否有过切现象,以及能够检查潜在的碰撞危险,对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VERICUT;加工工艺;仿真加工
结束语::VERICUT 软件仿真机床的视觉效果接近于真实机床,在对零件进行数控仿真加工中过程更贴近现实。尤其对复杂的零件实现了仿真加工的校验,避免发生机床的碰撞,工件过切等现象,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优化了刀路轨迹,及时记录错误程序详细信息同时可以保护人员安全生产。通过验证加工数控程序的正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2
周盈. 基于DXF文件的刀具磨削数控系统开发[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95-97.
摘要:为了实现厨刀类刀具磨削机床数控编程的高效自动化,采用AutoCAD绘图功能与HNC-808DM数控装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开发了
一种具有刀具整体复磨、重点复磨、分段补偿、多工序磨削、基于DXF文件自动编程等功能的数控系统,该数控系统能读取DXF文件自
动生成刀具磨削G代码程序,无需工艺编程人员,节省人力和时间。经过实际应用加工验证,该系统满足了刀具磨削工艺需求,操作简便
快捷,提升了刀具磨削加工精度与合格率。
关键词:刀具磨削;DXF;数控系统
结束语:本文开发的刀具磨削专用数控系统,实现了DXF文件的读取识别,集成刀具磨削工艺功能和自动生成G代码程序功能,同时支持多工序DXF导入编程功能,实现刀具多工序磨削一次性加工,替代了人工工艺编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操作简便快捷,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刀具磨削加工精度与合格率,满足刀具磨削加工工艺需求。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3
姚可星,周慧巧,李伟杰,等. 基于威布尔的R2R系统维护决策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98-102.
摘要:针对柔性材料卷对卷(Roll to Roll, R2R) 系统过度使用或过度维修的问题,结合柔性材料R2R系统不同性能退化阶段的特点,以最大可用度为决策目标构建了威布尔比例故障率模型,并以此制定柔性材料R2R系统维修策略。将上述维护决策模型应用到实际的印刷车间R2R 系统中,通过历史状态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维修策略。结果表明,印刷车间放卷辊轴运行时长在50~72天期间,决策指数趋近于最佳维护决策曲线;运行时长72天之后,决策指数大幅度上升,逐渐进入中期退化状态,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性维修措施。
关键词:威布尔维护决策;PCA特征提取;R2R系统
结束语:本文主要阐述了柔性材料R2R系统维护决策研究中不 同性能退化阶段的特点和维护决策可靠性指标及其相互转化关系,以最大可用度为决策目标建立WPHM维护决策模型,并以此制定柔性材料R2R系统维修策略。最后将威布尔比例故障率可用度维护决策模型应用到实际的柔性材料R2R系统中,通过历史状态监测数据制定合理维修策略,验证了基于最大可用度的WPHM维护决策方法的有效性。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4
崔路飞,喻曹丰,徐彬,等.基于GMA二维柔性铰链平台的传动特性与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03-105.
摘要:针对柔性铰链微定位平台两个方向同时施加载荷后难以提高平台位移精确度的问题,以基于GMA二维柔性铰链微定位平台为对象,对其进行静力学建模与仿真。运用J.M.PAROS柔性铰链计算公式、微分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柔性铰链平台力
与位移之间关系的静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精确度为4.64%。并使用MATLAB进行线性回归来拟合,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且回归效果非常好。为二自由度及多自由度柔性铰链输入力与输出位移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及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柔性铰链;微定位平台;能量守恒定律;有限元仿真;回归方程
结束语:(1) 基于材料力学和能量守恒定律理论建立了二维直圆角柔性铰链平台施加两个相等方向外力的静力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误
差为4.64%。从而,验证建模的正确性。(2) 在实际工作中,直圆角柔性铰链会产生伸缩等其他变形,在静力学计算中,伸缩变形并不考虑,而且其他部分都理想地认为是刚体,所以误差不可避免。(3) 通过MATLAB对仿真的一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发现样本点近似在一条直线上,相似拟合度为95%,说明
回归效果非常好。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快速得到力和位移的关系,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干扰。为微位移机构行程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微定位平台控制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5
崔岩,孔祥新,于舜尧,等. 基于石英基底的PZT薄膜制备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06-108.
摘要:研究了在石英基底上制备PZT薄膜,通过在石英基底上制备氮化硅沉积层来改善PZT薄膜质量。运用PECVD技术在石英基底上制备氮化硅沉积层,使用溶胶-凝胶法在沉积层上制备锆钛酸铅(PZT) 薄膜,并对PZT薄膜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氮化硅沉积层的厚度选为500 nm,PZT薄膜的制备厚度选为1 μm,对PZT薄膜的晶向、漏电流、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拥有氮化硅沉积层的石英基底上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PZT薄膜。
关键词:PECVD;氮化硅;石英基底;PZT薄膜
结束语: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无氮化硅沉积层和有500 nm氮化硅沉积层的两种石英基底上制备PZT薄膜,并对PZT薄膜的晶向、漏电流、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进行了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氮化硅沉积层的石英基底上无法成功制备PZT薄膜,而在有氮化硅沉积层的石英表面成功的制备了1 μm厚的薄膜,并对其进行了性能的表征,XRD晶向分析显示薄膜具有优良的钙钛矿结构,PZT薄膜的漏电流分析显示,其最大漏电流不超过4.7×10-9 A,稳定后的漏电流能达到2.3×10-9A,PZT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薄膜能在50~10 000 Hz范围内保持较高数值,PZT薄膜的铁电性能的剩余极化强度Pr为10.12 μc/cm2,-Pr为-10.03 μc/cm2。实验结果表明在沉积有氮化硅层的石英基底上能够制备出性能优良的PZT薄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6
麦丽菊,余宁,阮毅,等. 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营模式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09-111.
摘要: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初创企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孵化器自身的成长也不容忽视。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盈利能力弱的问题,从服
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两方面对孵化器的运营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服务收费、政府补贴、股权收益三方面重点分析了盈利模式。结合广东装
备智造与信息创新创业园为例,介绍了该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以期为同类型孵化器的成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孵化器;初创企业;服务模式;盈利模式
结束语: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非公益机构,自身需要利润维持。孵化器在自身得到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孵化出具有竞争性的企业,才能实现其作为孵化器存在的意义。本文从服务和盈利两方面分析了孵化器的运营模式。结合广东装备智造与信息创新创业园为例,分析了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对其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营提供了参考。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7
童和平,李达人,丘永亮. 基于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模型表面质量的研究[J].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12-114.
摘要:由于FDM技术本身的工作原理,3D 打印模型表面不可避免地存在阶梯效应。研究分析了模型表面阶梯效应的形成机理,以具有2种不同截面的三维试验模型为研究对象,验证了系统分层厚度d 和模型成型方向夹角α对表面粗糙度系数δ的影响,试验实测数据基本与理论计算数据保持一致。提出了改善模型表面阶梯效应的措施和方法,为提高3D 打印模型表面质量提供了有效地解决方案。
关键词:FDM ; 3D打印;阶梯效应;分层厚度;成型夹角
结束语:根据阶梯效应的形成机理,本研究设计了具有两种不
同截面的三维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了阶梯效应的影响因数,并通过3D打印实体模型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提出了改善模型阶梯效应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打印出表面质量精度较好的模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阶梯效应无法完全消除,且实际打印模型的结构形态各异,应该从模型结构设计、3D打印设备、打印影响因素及后期处理等因素综合考虑,降低阶梯效应,提高模型表面质量精度。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8
全绍琛,曾丹平,周延周,等.基于电流波数扫描的透镜三维轮廓信息测量[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15-117.
摘要:为了高精度测量透镜表面的三维轮廓信息,采用半导体激光器波数扫描的方法,通过控制激光的输出电流来控制激光的线性输出并扩大线性区,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对激光波数扫描系统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测量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在迈克尔逊干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参考端引入1个参考光楔,通过2-D傅里叶变换可以在线监测输出波数变化,对干涉序列图像进行随机采样傅里叶变换,从而还原透镜表面三维轮廓。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精度可达到20 nm。
关键词:电流控制;波数扫描;激光技术;三维轮廓测量;随机傅里叶采样
结束语:本文阐述了一种测量透镜三维轮廓信息的方法[8],为解决温度控制激光波长变化非线性的问题,通过控制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电流来调制激光的输出波长,实验证明,电流控制能在相同的配置下实现更高精度的测量,三位轮廓测量分辨率精度可达到20 nm,傅里叶变换的测量精度可达到18.17 nm。在透镜的三维轮廓信息的测量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测量小曲率半径的透镜时,用于反射光强度随着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因此系统可测量的透镜表面积比较有限,所以需要多次拍摄,然后利用合成算法重构大面积透镜的三维轮廓。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39
陈建勋,赵天宇,刘健,等.电梯层门门锁啮合长度的传感器测试方法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18-119.
摘要:电梯层门门锁啮合长度是确保电梯门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检验项目。介绍了基于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电磁感应通断检测开关的电梯层门门锁啮合长度的传感器检测原理,并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测试装置,可通过显示屏动态显示门锁啮合过程中活动锁钩位移量,并能自动识别门锁电气触点闭合和断开瞬间,同时记录两个瞬间的啮合长度值。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刻度尺测量方法,传感器测试方法可提高测试精度,实现快速测量。
关键词:电梯;门锁;啮合;位移传感器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电梯检验规程所述层门门锁啮合长度含义,分析了现有测试方法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啮合长度的传感器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电磁感应通断检测开关非接触监测门锁电气安全触点闭合和断开瞬间,并通过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试啮合长度值。介绍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测试装置硬件结构和软件测试流程。对电梯实测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可实现层门门锁啮合长度的快速准确测量。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0
钟龙,林武斌,李伟明,等.滚动轴承部件缺陷对轴承可靠性的影响试验[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20-122.
摘要:滚动轴承运行的可靠性决定着旋转机械的健康状况及安全性,因此对滚动轴承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寿命预测十分关键。就滚动轴承可靠性分析和寿命预测试验方法展开研究,利用轴承寿命强化试验机对轴承进行失效测试,以此为基础分析影响轴承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得出导致轴承快速失效的主要因素是润滑状况与内圈磨损。并且,提出这类短时失效轴承故障主要特征表现在温度及振动参数的变化,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监测参数和方法,避免旋转机械因此类轴承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关键词:滚动轴承;可靠性;轴承缺陷;故障特征
结束语:滚动轴承的各种缺陷都影响着轴承的运行可靠性,且各零部件的失效有交叉出现的可能,有一定随机性。由试验可以知道,影响轴承可靠性最明显的两个因素是润滑不良及内圈损伤,但这两个因素在振动及温度方面会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可通过这两个因子的变化来监测机组的运行情况,据此对轴承进行维护或更换,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1
纪伊琳.计及DG和储能的配电网供用电可靠性评估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23-125.
摘要:随着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分布式电源(DG) 和储能在负荷侧的应用逐渐增多,供电可靠性无法完全体现用户的用电可靠性水平。鉴于此,对计及用户侧电源的配电网供电和用电可靠性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根据用电可靠性的定义,分析了DG和储能对用户用电可靠性的影响;根据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典型评价指标,从停电频率、停电时间和可靠率3个方面提出用电可靠性评价指标;通过IEEERBTS-Bus6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配电网供用电可靠性进行评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用电可靠性指标和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储能;配电网;用电可靠性
结束语:鉴于供电可靠性指标难以准确反映负荷侧接入电源的用户的用电可靠性水平,本文分析了DG和储能对用户用电可靠性的影响,提出了停电频率、停电时间和可靠性3个方面的用电可靠性评价指标,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IEEE RBTS-Bus6配电系统进行供用电可靠性的评估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用电可靠性指标和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算例说明了用户侧的DG、储能等电源虽然不会提升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但能有效提升用户用电可靠性水平。DG和储能对用户用电可靠性的提升程度也与其接入位置、容量大小及运行控制策略有关,此外DG、储能和动汽车等电源的电力电子装置所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也会影响用电可靠性水平。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需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用电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2
罗澍忻,陆秋瑜,靳冰洁,等. 考虑相关因素的长短时记忆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方法[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26-129.
摘要:电力市场环境下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发电调度计划的重要基础,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考虑相关因素对短期负荷的影响,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在历史负荷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天气、节假日等相关因素信息,构造长短时记忆(LSTM) 网络模型对日前96点负荷进行预测。利用广东某市的2011-2015年的历史实际负荷数据作为训练数据,2016年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进行模拟预测,并与传统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单纯考虑历史数据的LSTM网络模型的结果作比较。预测结果表明,考虑相关因素的影响后,基于LSTM网络的全年短期负荷预测准确率达到97.6%,节假日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95.8%,能够有效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
关键词:负荷预测;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
结束语:本文在历史负荷数据的基础上,引入天气、节假日等相关因素变量,构造了基于LSTM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并采用广东某市2011-2016年的日96点负荷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LSTM网络通过对历史负荷数据样本的训练学习,能够反映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的负荷变化规律。考虑天气、节假日等相关因素对负荷的影响之后,全年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97.6%,节假日的平均负荷预测准确率达到95.8%,相比于未考虑相关因素的LSTM模型和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有效地提高了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率。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3
牛亚军. 斜沟矿18203综采工作面配套设备选型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30-132.
摘要:针对斜沟矿18203综采工作面倾角大、煤层厚等特点,利用实际勘测与数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工作面的5机配套设备与支护设备进行选型研究。研究表明:该工作面选用MG1000/2660-WD型双滚筒采煤机,SGZ1250/2×1200型可弯曲刮板板输送机ZY12000/28/64D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时可以满足工作面的采用要求,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该工作面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设备选型;5机配套;液压支架
结束语:首先建立了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机械结构模型;再通过建立D-H数学模型进行正运动学分析,继而进行逆运动学分析;然后对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过程进行顶点的轨迹规划;最后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与预期规划结果一致。为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运动控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参考。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4
房子琦. 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33-134.
摘要:完成了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结构设计;根据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机械结构,建立D-H数学模型,并进行对升降平台的正运动学建模,采用代数法和几何法共同完成对升降平台的逆运动学的建模;然后按照预期的路径,完成了对升降平台的轨迹规划。建立Adams的虚拟样机模型,建立机械臂式升降平台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中生成虚拟样机,用MATLAB和Adams进行联合仿真。对比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仿真结果与预期规划一致。
关键词:机械臂;运动学;轨迹规划;仿真
结束语:首先建立了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机械结构模型;再通过建立D-H数学模型进行正运动学分析,继而进行逆运动学分析;然后对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过程进行顶点的轨迹规划;最后进行仿真,其仿真结果与预期规划结果一致。为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的运动控制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参考。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5
刘浩军. 基于SVG的矿井供电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35-136.
摘要:随着煤矿开采的科技的发展,煤矿开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许多大型机电设备被应用到矿井日常生产作业中,矿井电能消耗日益增加,为降低煤矿供电系统能耗,抑制谐波污染,并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设计了一种以SVG为基础的无功补偿装置,具体介绍了谐波的控制方案及工作机理,设计了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及SVG硬件电路,并进行了现场应用测试。经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能有效抑制谐波污染,提高供电系统功率因数,而且能有效改善供电环境,显著降低供电系统能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供电系统;能耗;无功补偿;SVG
结束语:通过对该无功补偿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以SVG技术为基础来制造出相关的设备,同时对煤矿进行检测及分析。该装置能够有效抑制谐波污染,改善供电环境,促使该系统中的功率因数基本趋于平稳状态,减轻相关的能耗等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6
赵元文,陈朝阳,曾淑琴. 观景塔座舱支撑架的力学分析及有限元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37-139.
摘要:支撑架是观景塔设备中座舱的直接承载结构,其结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乘客的生命安全,在乘客上下客过程中会出现比较恶劣的偏载情况。为校核座舱支撑架的结构安全,对支撑架主要承载的支臂进行了解析分析,同时也对整个座舱和支撑架整个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最终计算得到座舱支撑架在极限偏载工况的变形很小,强度安全系数为9.0,远大于GB8408-2018要求的3.5,疲劳满足无限寿命要求。结果表明,即使在乘客最恶劣的偏载情况下,座舱支撑架仍然有足够的强度安全裕量和无限寿命的疲劳特性。
关键词:观景塔;支撑架;强度分析;有限元
结束语:本文以观景塔座舱支撑架为研究对象,解析分析了座舱架支臂的受力分析,同时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整个座舱架进行了强度分析、刚度分析和疲劳分析,结果表明,该座舱架的刚度足够,强度裕量也较大,满足无限疲劳寿命的要求,座舱支撑架结构安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7
丘恩华,孔吉宏,周刚,等.一种用于调节LED显示屏平整度的结构装置[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40-142.
·140
摘要:为了避免超大LED屏拼接后顶幕的吊装影响虚拟现实画面的显示效果,以及带来的安全问题及超高成本,介绍了一种用于调节LED显示屏平整度的结构装置。主要包括4个部分,一是与LED显示屏连接的双层固定结构架;二是位于LED显示屏双层固定结构架上方的上层缓冲结构架;三是连接部分1与部分2的调节螺杆;四是连接部分2与建筑物顶面的竖杆。其功能一是受力点均匀,安全更具有保障;二是能保障显示屏的平整度;三是能随意显示屏结构架与建筑物顶面的受力点位置;四是节约生产时间和成本;五是安装及后期调整更便捷可靠。结构架装置的采用并不会增加过多成本和时间,并具有随时调整平整度的功能,安全上也更具有优势。
结束语:本文的结构架装置可以解决显示屏吊挂式安装而出现下沉的问题,并不会增加过多成本和时间,并具有随时调整平整度的功能,安全上也更具有优势。结构架材质采用常规镀锌方通,不增加采购难度和成本。装置结构简单,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对人员无需特别要求即可完成。装置具有可调整显示屏平整度的作用。装置采用2组双层结构架,避免因建筑物顶面受力点限制,而影响结构架安装。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8
蔡永智,阙华坤,李健,等.多负荷类型下电动汽车和光-水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安全性评估[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43-146.
摘要: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集群接入对配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为探讨含多种负荷类型配电网接入电动汽车和光-水电源的安全性影响,建立了多负荷类型下电动汽车和光-水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模型,从理论机理层面分析了对配电网电压、网损的影响;基于实测数据拟合的光伏/小水电出力特性和电动汽车负荷特性,在8种典型负荷类型下展开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光渗透率之比和电动汽车渗透率下电压和网损的变化规律,评估其安全性影响,为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接入规划以及配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动汽车;光伏;小水电;配电网;安全性评估
结束语:EV和光-水电源在不同负荷场景下并网会影响配电网安全运行状况。基于此,构建了考虑多负荷类型下EV和光-水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模型,基于南方某地级市数据拟合光伏和小水电出力曲线,并采用蒙特卡洛法拟合EV负荷曲线,在8种负荷类型下展开仿真实验,对配电网的电压越限率和网损率进行了评估,并分析其对配电网的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 除居商负荷,从水光渗透率之比0.67出现越上限,随水光渗透率之比递增。负载率越低,越上限概率越大;水电比例越高,越上限概率越大。EV接入比例越大越上限情况越少,其中含居民多负荷类型最明显。(2) EV接入增多网损率均降低约5%。低EV渗透率下,网损随着水光渗透率之比递增,高EV渗透率下,则先减少后增加。各类型负荷的网损高低排序为:居民、居商、商业、工居、工商、工业、混合、工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49
罗龙波,晏寒婷.考虑网损及电压约束的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匹配策略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47-149.
摘要:分布式光伏(PV) 大规模接入给配电网的规划及运行带来一系列影响,在大量PV亟待并网运行的趋势下,研究PV并网容量匹配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分析了PV并网对网损及电压影响,从安全性及经济性角度出发,以电压及网损作为约束条件,得出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的PV并网容量计算公式,提出PV并网容量匹配策略及并网规划方法。通过对实际配电系统进行分析,验证了该计算公式及匹配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网损;电压;并网容量;匹配策略
结束语:本文在分析PV并网容量对配电网网损及电压的影响的基础上,得出PV并网的网损最小功率阈值P1 和电压合格功率阈值P2 计算公式,提出一种考虑网损及电压的PV并网容量匹配策略及规划方法,并用IEEE RBTS96系统作为算例进行计算及仿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电网规划人员可根据网损最小功率阈值P1 和电压合格功率阈值P2 计算公式、PV并网容量匹配策略及规划方法对PV进行合理的并网规划,可降低电网网损,提高电压合格率,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0
童临,王卓,冯琪,等.基于Fluent的液态CO2地面混砂装置的内部流场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50-152.
摘要:随着液态CO2压裂技术的进步,液态CO2压裂技术逐渐向着输送高泵压大排量、高砂比大砂径和高酸度大黏度的新型压裂液方向发展。为了满足新型压裂液的各项要求,使得液态CO2地面混砂装置可以系列化生产,利用Fluent软件对液态CO2地面混砂装置的进行了数值模拟,对该装置的重要参数进行了优选与评价,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完成混砂任务,为液态CO2地面混砂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压裂;混砂装置;Fluent;数值模拟
结束语:本文对现有CO2地面混砂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解决了在压裂过程中传统混砂罐所呈现的设备结构复杂、体型笨重等缺点[8]。研发了一种新的混砂装置结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等特点,可以根据工况需要更换不同尺寸喉嘴、喉管与扩散管等。利用CFD方法,分析了各部 位不同尺寸组合下的混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不过在结构设计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对混砂装置内部流场分析时,在结构参数方面只考虑到喉嘴距、喉管直径和扩散角,未对收缩区入流角和吸入口位置及数量等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后续研究可从未研究的结构参数展开,之后可进行当把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共同考虑时其对混砂装置混砂效果和携砂能力的影响,使数值模拟仿真更有可信度。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1
白天荣. 洗车机旋转结构加装固定装置的可行性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53-155.
摘要:洗车机是地铁车辆段内的重要设备,是保障地铁列车清洁的唯一设备。洗车机旋转结构在大风天气时容易出现异常转动,因此急需对旋转结构增加固定装置。对加装的固定装置用Creo3.0m020软件模拟10级大风时固定装置的受力情况,分析受力结果后得出加装的固定装置在10级大风来临时能够发挥固定的作用。因此加装的固定装置有效,从而验证洗车机旋转结构加装固定装置的可行性。
关键词:旋转结构;固定装置;受力分析;可行性
结束语:通过对加装的固定装置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出:加装的固定装置在10级大风来临时能够发挥固定的作用即加装的固定装置可以抵挡10级大风,因此加装的固定装置有效,从而验证洗车机旋转结构加装固定装置的可行性。加入固定装置试运行后可以得出:加入固定装置之后,不仅能够提升分部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提高班组的工作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节约分部的人力成本。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2
崔俊涛. 多机系统中的PSS4B参数优化[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56-159.
摘要:PSS4B是一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有3个频段,且各个频段的参数可以独立设置,因此可以在较宽的范围阻尼低频振荡。采用阻尼标度为目标函数来优化PSS4B的参数,并通过微分进化算法求的最优解。以2区域4机系统为例分析了加装PSS4B之前和之后系统特征根及振荡模式的变化。通过仿真计算得出加装PSS4B后可以提高区域间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同时能够阻尼局部振荡模式。
关键词:PSS4B; 阻尼标度; 振荡模式; 微分进化算法; 机电模式
结束语:(1) 简单介绍了PSS4B的传递函数以及输入信号的获取。(2) 给出了阻尼标度的公式以及基于阻尼标度的目标函数,并指出该目标函数对于PSS4B的优化参数的获取的优势。(3) 给出了基本的微分进化算法的步骤。(4) 以2区域4机系统为例验证了方法。经过仿真得出:基于阻尼标度的目标函数能够通过微分进化算法找到PSS4B的优化参数,系统的区域振荡模式得到阻尼。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3
王丽红. 计算机会计报表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60-162.
摘要:计算机会计报表系统是促进企业和行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财务管理的需要,对计算机会计报表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包括总体需求分析、用户管理需求分析和业务管理需求分析。通过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了系统管理员、财务管理员以及用户的基本功能。基于B/S模式构建系统的结构,采用3层架构技术处理数据层和业务逻辑层的独立性的交互性,完成了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和决策
模块设计。
关键词:计算机;会计;系统;构架
结束语:脱离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企业和行业是注定被淘汰的,而财务的先进管理正是体现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换言之,财务报表的信息化构建能力是确保企业高效、井然有序运行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或行业长远进步的保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领域各方面技术的发展,现代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计算,应该以智能系统的形式进行管理和处理,将当前的审核运算工作重心转移至事前的规划、进程控制和后续的考查、校核等。文中所研究的计算机会计报表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管理能力,并实时进行数据更新和共享,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报表的质量和效率。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再次升级,将会再次给财务管理软件提供更好的先决条件,这非常有利于先进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4
汤占峰,徐声云,陈曦,等.基于等效静力法的核级气动执行机构抗震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63-165.
摘要:介绍了等效静力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采用ANSYS有限元对核级气动执行机构进行等效静力抗震分析和应力评定的过程。在应力评定时,介绍了壳体类零件的应力线性化、连接螺栓的应力提取技巧。按照ASME的应力评定准则,得出了抗震应力裕度,证实了等效静力法在刚性设备抗震理论分析时的有效性。
关键词:等效静力法;核级气动执行机构;ANSYS
结束语:通过上述分析表明,HQ2F6核级气动执行机构的壳体和连接螺栓等关键件的应力强度校核均合格,且安全系数较大。将该分析数据与在某核动力设计院的抗震试验进行对比,理论分析与抗震试验的结果基本吻合。在实际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为提高设备鉴定试验的成功率,等效静力分析是一种最为经济和有效的理论方法。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5
吴福森.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港口大型起重机故障预测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66-168.
摘要:提出将支持向量机的自学习方法应用到大型港口起重机的故障预测模式识别中。以港口大型起重机械为例,采集起重机运行过程中主梁、变速箱等的加速度振动信号,并创新性地提出核主元分析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同时,对核主元进行贡献率分析,选取贡献率最大的3个主元作为SVM的输入,再利用自行编写的Matlab程序来进行样本的学习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实验数据的预处理、核主元函数的分析,可以获得故障信号的非高斯、非线性频率特性信息,对分析起重机故障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起重机;振动;支持向量机;故障预测
结束语:提出将支持向量机的自学习方法应用到大型港口起重机的故障预测模式识别中。考虑到直接采用回归系数作为SVM的输入,容易导致建模精度降低,减弱模型的推广能力,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核主元分析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同时,文中对核主元进行贡献率分析,选取贡献率最大的3个主元作为SVM的输入,再利用自行编写的Matlab 程序来进行样本的学习和测试。更重要的是,采用交叉验证法进行参数组合的选取,有效提供诊断预测的准确率。实验预测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在港口大型起重机的故障预测中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6
郭曦浩. 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采集方式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69-171.
摘要:为提高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介绍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主要组成,分类及系统的基本拓扑结构,并对比分析了安全监控系统在现阶段所采用的数据采集形式,从上电通知,数据读取方式,本地断电情况,异地断电情况,自诊断情况以及报警状态信息情况等多方面对主从数据采集方式与多主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比较,总结归纳出了各种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主要优缺点,从而为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科学合理的选取数据采集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监控系统;主从数据采集;多主数据采集;总线技术
结束语:(1) 通过运用多主方式,该系统将会具备更高的智能性、状态的反馈将具备较高的实时性、安装提示将具备较高的精确性、异地断电将具备较强的有效性。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传输,可以使中心站主机的任务量不断降低,状态数据不需要再利用主机进行二次处理,进而极大提升了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通信宽带的占有率[8]。(2) 通过运用多主形式,传感器可以与分站处于同一个总线上,使系统的设备更具科学性。(3) 为了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能够更加迅速地做出反应,生产该系统的厂商应当对数据的采集方式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将各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或者尝试应用混合方式,促使该系统的性能得到更大提升。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7
肖淼鑫. 螺旋锥齿轮传动颗粒阻尼减振技术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72-175.
摘要:为了探究颗粒阻尼在螺旋锥齿轮传动过程中的减振作用,建立了颗粒的接触模型和运动方程,对螺旋锥齿轮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齿轮的运动特性。在离散元软件EDEM中通过离散单元法研究在给定齿轮运动状态下颗粒阻尼的耗能情况,当颗粒粒径相同材料不同时,所用的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颗粒的耗能性能越好,阻尼效果越好。当颗粒的材料相同粒径不同时,颗粒的粒径越小,颗粒的阻尼效果越好。为颗粒阻尼技术在螺旋锥齿轮传动中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螺旋锥齿轮;颗粒阻尼;离散单元法
结束语:对螺旋锥齿轮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出了螺旋锥齿轮在给定转速和负载下的动态特性,为在离散元中进行颗粒阻尼耗能分析提供了动态激励。在颗粒数量相同颗粒阻尼半径为1 mm 时,钢、树
脂、陶瓷、铝4种材料的颗粒在给定运动状态下陶瓷的耗能量最大,减振效果最好,树脂的耗能量最小,减振效果最差。说明所用颗粒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泊松比越小,颗粒的耗能性能越好,阻尼效果越好。在颗粒材料相同,总质量相等的情况下,颗粒的粒径越小,颗粒的阻尼效果越好。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8
刘章敏. 采煤机牵引系统功率不平衡问题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76-178.
摘要:因采煤机工作环境通常较恶劣,在日常生产作业中,采煤机牵引系统经常出现功率不平稳的问题,为解决采煤机牵引系统出现的功率不平衡问题,介绍了采煤机牵引传动系统以及牵引控制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以采煤机左牵引电机电流正常,而采煤机右牵引电机电流不正常故障为例,分析了引发此故障的原因,并总结了一些处理采煤机常见故障的对策,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故障处理对策,有助于更及时高效地解决采煤机牵引系统功率不平衡故障,更好地保障采煤机的连续可靠运行。
关键词:牵引系统;采煤机;功率不平衡;原因;解决对策
结束语:根据大功率采煤机牵引系统的运行原理,对其产生功率不平衡的原因进行详细地分析。通过对数据加以统计,找出极易产生故障的点,同时对其产生原因加以分析,采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可靠性,为日后研发8 m以上的大采高大功率采煤机牵引系统提供有效的依据,以增强采煤机的质量与性能,从而极大提升产品的信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59
杨文军,奚秀东. 带式输送机中部拉紧方式优化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79-181.
摘要:为防止带式输送机出现输送带跑偏问题,提高输送机运输效能,基于某带式输送机中部拉紧方式应用现状,分析了其日常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该带式输送机中部拉紧方式的具体方案,经实际应用证明,通过科学,合理地优化带式输送机的中部拉紧装置,减少了带式输送机滚筒应用数量,显著降低了带式输送机故障率,达到了防治带式输送机皮带跑偏的目的。
关键词:输送机;皮带;拉紧方式;优化方案
结束语:该输送机原来采用的中部拉紧方式所具有的优势主要是:减少了空间的占用,这种方式是在栈桥的正下方来构 建平台,设置拉紧设备,极大减少了空间的占用。此外,拉紧滚筒与中部拉紧导向滚筒之间存在较大的垂直距离,输送带存在充足的储存量,当输送带出现破裂、穿刺等问题的时候,不需要对输送带进行整体更换就可以运用中部拉紧装置所保存的输送带来进行整改,使成本降低、效果增强。尽管该输送机采用的中部拉紧装置具有相应的优势,但是依旧对生产运行的稳定性造成了制约。在处于相同的条件下,机尾拉紧装置的应用则越来越广泛,其优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 不需要较多的耗材。与中部拉紧相比,该输送机采用的机尾拉紧中的滚筒数量降低了3个,机尾拉紧的输送带不需要较多的弯曲、输送带的使用时间较长,极大降低了生产所需的成本。(2) 设备的维护十分便捷。设备不存在较大的维护量,通对拉紧方式进行完善,有3个滚筒的维护与保养可以减去,这样不仅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在某种程度上还增强了设备的维护质量,从而间接延长了设备的使用时间;为设备的维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机尾拉紧方式的实施,维护人员对设备的维护量极大减少,而且避免了维护人员的高空作业。(3) 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较低。通过对中部拉紧方式进行优化,滚筒及轴承的损坏率、设备的振动程度、输送带的正常运行等都会得到改善,进而使机电产生故障的几率不断降低,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维护水平[8]。(4) 安全风险率较低。通过对中部拉紧的方式进行改良,极大减少了设备及其所在环境中的粉尘量,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了保障;通过对中部拉紧的方式进行改善,避免了因高空作业所导致的安全风险,从而使作业中的抗风险水平得以提升。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0
江洋,刘冲,魏娟,等. 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芯片的设计与制作[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82-185.
摘要:为了实现相同微环境不同细胞的共培养,为肿瘤靶向药物的细胞毒性研究提供受体细胞,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用于细胞共培养的微流控芯片。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芯片上各细胞培养腔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该芯片,进行细胞共培养。结果表明该芯片上各培养腔内流速相同,且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生长曲线呈“S”形,细胞存活率达到90%以上。该微流控芯片可为肿瘤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关键词: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芯片;细胞微环境;稳定性;均一性
结束语:
本文设计一种细胞共培养微流控芯片,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其细胞培养腔内的流场分布特性,证明了6个培养腔内的液流速度都一致,且这一速度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利用该微流控芯片成功的进行了UVEC和Hela细胞的间接共培养,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与标准的“S”形细胞生长曲线保持一致,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肿瘤靶向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平台。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1
李国强. 煤矿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优化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86-188.
摘要:为提高煤矿主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煤矿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进行了防冻设计。通过采用电信号传输来代替之前的压力传输方式,可有效缩减管道长度,可有效防止因管道弯曲折损而造成的管道冻裂现象。设计了一套一键倒机的程序,在执行倒机操作时只需要1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所有流程,而且相应的步骤进度也会直观地呈现在显示器上。通过对变频器控制系统设计、滤波系统设计以及抗干扰设计,可使变频器更节能,抗干扰能力更强。经实际应用,优化设计后的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不仅操作更简便,而且运行更安全可靠。
关键词:通风机;在线监控;一键倒机;变频器控制;优化设计
结束语:本文提出对矿井主要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的一些改进方案,很好地解决了以往暴露出的一些因气候等问题导致的风压测量精准度问题,针对传统倒机相对繁琐的流程,设计了一键倒机的程序,极大简化了倒机的操作流程;通过对变频器调速系统的监控设计,可以实时监控变频器运行状态,第一时间掌握其动态。上述改进措施,很好地保证了矿井主机的稳定运行,保证了整个机器的实用性与系统稳定性。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2
吴世杰. 汽车电子后视镜高动态技术应用及其系统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89-192.
摘要:验证汽车电子后视镜替代汽车光学后视镜的可行性,将使用Staggered HDR技术的电子后视镜加装在商用车,对比各工况的图像效果,分析高速度行驶时电子后视镜图像显示延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验证结果证明,加装电子后视镜各工况效果对比原光学镜效果明显提升可视角度及图像效果清晰度,测试证明了最高行驶速度时电子后视镜图像显示延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不大。综合分析表明电子后视镜完全可以替用原车光学镜。
关键词:电子外后视镜系统;电子后视镜;E-mirror;高动态;后视镜
结束语:本技术方案优化了电子后视镜的图像,通过效果对比,采用Staggered HDR技术后与关闭此功能图像效果明显有差别。加装在大巴车后对比原光学镜子效果,正常天气、雨天、夜晚都比原本机械光学镜效果好,可视角度更宽,长焦摄像头光学角度可达75°广角,短焦摄像头光学角度可达120°广角。解决了整车无盲区的难题。车辆行驶120 km/h时按50 ms延时计算得出电子后视镜显示图像延时1.666 5 m。可以得出电子后视镜完全可以替用原车光学镜。不久的将来,国内标准法规通过电子外后视镜的相关标准条例后将
可实际装车标配。可以大大减少盲区带来的交通事故。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3
王银艳. 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应用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93-195.
摘要:为了充分了解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分析了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蒸发及冷凝温度运行范围、压比运行范围、喘振及阻塞特征、能量调节方式、能效随负荷变化的特征等。磁悬浮离心式制冷机组可以在10%~100%负荷内实现大范围的制冷量连续调节。压缩机具备各种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能使制冷机组在各种不同负荷条件下,达到最高能效,使机器实现35%~40% 的能效节约。磁悬浮离心机由于特有的节能减排优势,将会逐步替代传统的离心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压比;喘振;阻塞
结束语: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使用磁轴承,用来取代传统的机械轴承。永磁体驱动轴、离心叶轮都被电磁轴承的磁力场托起,处于没有直接接触的悬浮状态,因此消除了机械摩擦,以及所产生的效率损失、震动和噪声。通过转速调节、入口导流片开度调节和热气旁通调节,可以使制冷机组在10%~100%负荷内实现大范围的制冷量连续调节。压缩机具备各种自动控制和保护功能,能使制冷机组在各种不同负荷条件下,达到最高能效,使机器实现35%~40% 的能效节约。磁悬浮离心机由于特有的节能减排优势,将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步替代传统的离心式压缩机和螺杆式压缩机。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4
张洁. 煤矿用6kv高压防爆变频器的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96-198.
摘要:煤矿生产环境恶劣,矿井内不仅阴暗潮湿,而且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这就对矿井机电设备变频器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结合工作实践,设计了一种性能可靠,安全高效的矿用6 kV高压防爆变频器,具体介绍了该变频器的主回路结构,分析了该变频器的硬件组成及各硬件间的联系,设计了该变频器的水冷散热系统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及防爆壳体的结构。经实际测试证明,该变频器运行安全稳定,能很好地满足矿井生产需求。
关键词:变频器;主回路结构;水冷系统;防爆壳体
结束语:此次提出的高压防爆变频器,其选取的技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空间电压矢量控制,另一个是功率单元级联多电平,最终经把DSP+FPGA当作中心的控制单元来完成。试验结果显示,此装置设备传输的正弦波形比较好,可以减少谐波含量。另外,此装置设备结构合理、性能也比较稳定,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5
常宝瑞.液压支架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199-201.
摘要: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液压支架的可靠性,确保在移架工作时拥有更高的效率,对液压支架装置中的液压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结合高河煤矿采煤机设备牵引速率提升的实际情况,针对液压支架速率提升的实际需求,通过三进三回供液系统设计以及推移供液系统和回液系统设计,对液压支架立柱供液系统、回液系统以及推进供液系统和回液系统进行优化改进。验证结果表明,经过改进后的液压系统能够满足液压支架移架速度提升的要求,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与改进。
关键词:液压支架;液压系统;优化
结束语:液压支架在煤矿井下开采作业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大,而随着煤矿开采速度不断地提升,也要求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同时需要随之提升,而对于液压支架装置而言,其性能很大程度上是由液压系统所决定的。所以,此次结合移架速度提升的实际需求,针对液压支架立柱供液系统、回液系统以及推移供回液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通过计算得出了所设计液压系统满足移架速度提升要求,可以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6
邓志敏. 电弧炉变压器一替二设计实例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02-203.
摘要:对甘肃某不锈钢分厂1号和2号两个车间用到的电弧炉变压器参数、结构以及现场环境的不同进行对比和分析,设计了一台新型电弧炉变压器,配合不同的连接设备,能够适用于上述两个不同的车间。
关键词:电弧炉;变压器;二次短网;冷却器
结束语: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设计经验,提出了设计1台能在两个车间交替使用的新型电炉变压器的合理化建议。该项目变压器已交付客户使用,获得客户好评。对客户来说,可合理利用资源,节约投资。另一方面,抛砖引玉,供变压器设计工程师在类似替换项目设计时参考。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7
陈朝阳,赵元文. 样条曲线在过山车轨迹设计中的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04-206.
摘要:介绍空间样条曲线在过山车轨迹设计中的应用,相比于传统采用多段圆弧相接的设计方法,样条曲线在曲率大小和方向的渐变过度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详细介绍了B-样条曲线的参变量表达式,及其编程实现。具体以某一过山车轨道为例,说明通过2种方法设计的过山车轨迹在曲线平顺性方面的优劣。将B-样条曲线等弧长离散为点并计算其坐标,作为基于此样条曲线的过山车轨道制作和检验的基准,得到了更平顺的过山车轨迹线,对于后续轨道横倾角的设计、降低轨道冲击、减少侧向加速度值都有非常大的改善作用,为过山车轨迹设计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关键词:过山车轨道;轨迹;样条曲线
结束语:采用样条曲线设计的过山车轨迹线,对于平滑传统方法设计的轨迹线惯性力作用明显。平顺的惯性加速度G值,可以从设计源头上改善后续轨道横倾角设计,使得实际横倾角和理论需求横倾角的差值进一步减小,极大地降低轨道冲击。且通过程序参数化设计的轨迹线也非常便于后续的修改和优化。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8
朱明初. 电牵引单轨吊机车电瓶自动更换装置在井下的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07-208.
摘要:漳村煤矿井下电单轨吊机车存在充电耗时长、人力消耗大、操作繁琐等诸多不便,严重制约了高效生产。为解决该问题,对井下电单轨吊机车充电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升级改进,研发了电牵引单轨吊机车电瓶自动更换装置,利用废旧的回收物料进行设计改装,实现对电牵引单轨吊机车电瓶装置的自动更换。随着该装置的应用,电单轨吊机车充电效率明显提高,井下人力消耗显著降低。
关键词:电牵引单轨吊;充电;工作强度;升级改造
结束语:利用废旧的回收物料进行改造设计,对电牵引单轨吊机车电瓶装置加装自动更换装置,使整个充电过程变得轻松可靠,有效保证了井下运输任务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对设备的维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避免过多人力资源投入的前提下,保证了机车充电的可靠运行,为矿山运输提供了有效保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69
高鹏飞.变频调速技术在带式输送机上的节能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09-210.
摘要:阳煤集团某矿选煤厂201#主提升皮带机多台电机采用液力耦合器驱动,启动时电流大,对设备造成严重冲击,多台电机驱动时出现功率不平衡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造,将液力耦合器驱动改为变频器驱动,实现3台电机转矩平衡,速度跟随。采用变频技术+PLC控制技术,可使3台电机达到同步运行,降低了能耗,并消除了常规启停方式下产生的机械冲击和大启动电流等情况,实际节电效率达15%。3台电机实现了真正的软启动,减少了对电机、开关等设备以及对电网的启动冲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了维护费用,降低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变频器;液力耦合器;PLC;软启动;节能
结束语:
一矿选煤厂201#主提升带式输送机采用变频调速及自动化控制改造后,节电效果明显,经计算,每年致少可节省费285 120元;电动机实现了真正的软启动后,极大地减少了对电机、开关等设备及电网的启动冲击,延长了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设备维修工作量减少,节省了设备的维修、维护费用;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0
曹嘉佳.ElevatorSimulation电梯仿真软件的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11-212.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已经把电梯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案例引入到学生的PLC课堂中,但多数院校主要是通过单部电梯的实验箱模型来完成实践操作,这种电梯的实验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单部的运动,而现实生活中更多是多部电梯接收复杂的信号,同时运动载客。为了让实验案例更加接近实际生活应用,引入了Elevator Simulation电梯仿真软件,通过以太网通信连接编程计算机与电梯仿真模型机,在计算机上引入博途V14软进行编程控制,通过Elevator Simulation电梯仿真软件对电梯进行仿真调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
力,更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创造能力。
关键词:PLC课堂; Elevator Simulation电梯仿真软件;高职院校
结束语: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希望培养综合性的高技能人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性和工程创新性的培养。电梯已经成为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运输工具,所以对电梯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生活中,多部电梯同时运行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如何优化系统,使电梯的运
行效率达到最大,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点。引入ElevatorSimulation电梯仿真软件,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应用,可以通过3D 的仿真电梯模型结合博途V14 软件进行电梯编程,更加生动地了解电梯的结构及控制要求。在减少实验危险性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从单部电梯运行到多部电梯运行控制,由简到难,不断优化控制程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教师而言,减少了教学的负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1
邹敬龙. 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13-215.
摘要:为了使故障指示器标准更加统一,保证产品质量,使检测的速度逐渐提升,需要对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装置进行研究,才能发挥自动化的优势,进行专业检测。基于此,对装置的检测原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图像进行针对性的识别,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对检测流程进行明确,使装置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将自动检测装置应用于配电网故障检测中,为配网建设提供技术保证。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自动化检测
结束语:目前,自动检测装置的应用范围不断延伸,所具有的功能也更加完善,每年都可以对1万台以上的设备进行检测。应用该设备可以对故障指示器的质量提供保证,使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使检测工作更加安全、可靠,为配网设备采购提供准确的依据。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2
毕艳茹,周立峰,许广明. 基于S形曲线加减速控制在大型胶带机上的研究与应用[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16-219.
摘要:针对长距离大功率的胶带机,在其加减速阶段受到巨大冲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胶带机运行的稳定性和调速的准确性,确保其运动过程平滑,减少对其冲击和振动,阐述了现有加减速控制的特点,分析了大型胶带机运行中受到冲击的根本原因,结合其使用过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在加减速条件下,实行电机转速S形曲线的方法和策略。实践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双端驱动构建的S形曲线控制,可以获得平滑的速度,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满足生产需要。
关键词:长距离胶带机;S形曲线;转速;柔性冲击;双端驱动
结束语:根据系统实际运行结果来看,应用2个电机同时启动,构建双端驱动的S曲线加减速算法,能够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获得平滑的速度,柔性好,有效解决了在加减速阶段因为受冲击造成的疲劳损失,是一种大型胶带机加减速控制的有效解决方案,值得应用和推广。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3
李海艮. 煤矿瓦斯自动化抽采系统的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20-222.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做好瓦斯抽采工作,按照相关规定,突出矿井必须建立高、低压永久瓦斯抽采系统。以某矿15煤层抽采设计为例,对瓦斯抽采管路系统、抽采管路计算、抽采设备能力核定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高、低负压两套相对独立的抽采系统,能够满足该工作面的生产要求,并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自动化;瓦斯抽采系统;煤层瓦斯;抽采方式
结束语:本文对晋煤集团寺河煤矿15号煤层瓦斯抽采设计进行了简要探讨。开采15号煤层时采用多种抽采方法、抽采负压及抽采瓦斯浓度,建立高低负压2套相对独立的抽采系统,利用了米家庄南瓦斯抽采泵站瓦斯设备担负本次抽采任务。本次设计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的同时大大节省了投资。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4
王龙腾. 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23-226.
摘要:进行了起重机械起升机构运行特性的分析,分析了起重机械起升重物和下降重物过程的能量流动及其效能变化。由起重机械效能分析可知,消耗在制动电阻上的能量为总量的30%~64%。如果可以将这部分能量利用起来,则可以极大提升起重机械的总体效率。研究了一种电气节能装置,该装置将起重机械消耗在制动电阻上的能量通过超级电容所构成的储能系统储存起来,在起重机械下一次提升重物的时候,优先从储能系统抽取能量,能量不足再从电网抽取能量。该研究降低了实际从电网抽取使用的电量,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起重机械;节能装置;并联交错;超级电容;效能分析
结束语:本文设计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于2019年6月完成样机制作,并应用于一台5 t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的测试,经现场测试证实,该装置在起重机下降重物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对其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存储,达到起重机械节能的目的。但是,在测试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测试开始还需要人工按键,设备还比较大,不易搬运,各个部件的布局还不够合理,今后将进一步改善。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5
陈明,李英豪. 地铁站台屏蔽门顶部密封方案的分析和优化[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27-229.
摘要:地铁站台屏蔽门顶部密封位于轨道空间中的列车正顶部,其在长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性十分重要。针对实际运行中站点出现的顶部密封脱离的问题,从密封胶条与土建顶梁连接和密封胶条与后盖板连接2个方面,分别分析了适用工况、连接紧固方式、胶条制造等关键因素原因。提出了密封胶条与土建顶梁连接增加防震动紧固连接方式与射钉连接方式结合的方案,达到确保长期可靠又不过多增加安装难度和工作量的目的。同时提出了密封胶条与后盖板连接的优化方案,确保可靠连接。
关键词:地铁站台屏蔽门;顶部密封方案;防震动;可靠连接
结束语:顶部密封胶条是密闭式站台屏蔽门的必备装置,有着重要的作用,该密封胶条如果发生松脱容易造成危害列车运行的事故,影响站台屏蔽门的运行。本文从密封胶条与土建的连接及与后盖的连接2个方面进行了关键因素分析,针对实际运行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该方案兼顾方便现场施工和实际使用可靠,既对新设计施工的站台屏蔽门有借鉴参考作用,也可帮助分析已经安装运行的站台屏蔽门,从而排除风险确保可靠连接。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6
张静. 矿井地面供电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探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30-232.
摘要:电能是矿井日常生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在矿井日常生产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矿井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介绍矿井综合供电系统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矿井地面供电系统进行了自动化升级改造,设计了自动化系统整体结构以及软件部分与硬件部分。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经自动化改造后的地面供电系统,不仅运行更稳定,而且更节能,可为类似条件下的矿井地面供电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系统;结构;自动化;硬件部分;软件部分
结束语:煤矿行业若想紧跟时代发展,其传统的供电系统必定要被矿井地面自动化综合供电系统所取代,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一些高科技应用于煤矿生产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对供电系统的自动化进行升级可以大幅度提升整个供电系统的管理力度,从而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7
刘志永. 黑箱法在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探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33-235.
摘要:为及时查找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提出了一种采用黑箱法来检测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的方法。介绍了该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该检测方法的步骤:确定黑箱,排查黑箱外电器元件是否存在故障,若存在故障应及时更换元器件,给黑箱输入信号,并处理输入信号,读取输出信号,根据实际输出信号情况来判断黑箱内是否存在故障。并通过具体检测实例,阐述了应用黑箱检测法如何检测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通过应用该黑箱检测法来检测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有助于更快速地查找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黑箱检测法;电控系统;故障;掘进机;检测
结束语:掘进机电控系统故障采取黑箱方法进行检测,运用由外至内、层层分割的形式,将故障进行最大化的排除,同时检测相关并联元器件,以排除死角与盲区,避免该系统产生其他的故障,对于排除及维修电控系统的故障而言,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8
刘翔宇. 液压支架立柱的维修及再造技术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36-238.
摘要:为了提高立柱的维修质量,提高立柱维修后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出了关于缸体内壁、缸口、中缸及活柱的维修及再造技术。实践证明,立柱的维修及再造技术,极大地提高立柱修复质量,保证了液压支架的使用性能,降低了液压支架立柱的维护成本,有效延长了立柱修复后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液压支架;立柱;维修;再造
结束语:随着密封件材料及加工工艺性能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修复技术不断发展,立柱的维修再造技术将更加完善,将进一步提高立柱的修复质量、修复效率及使用寿命。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79
刘国峰. 煤矿井下交变电缆杂散电流危害及防治措施[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39-241.
摘要:为充分了解矿井供电设备杂散电流产生原因,实地调研了井下用电设备,井下交变电缆杂散,电流主要为感应电流、泄漏电流、离子电流。从理论分析得出交变杂散电流将会给矿井带来爆炸、影响系统稳定性、腐蚀电缆、干扰信号等危害,分别从保证架线的绝缘、截断电化学反应条件、减小回流轨电阻、做好日常检查几个方面提出了防治交变电缆杂散电流的措施。通过对井下交变杂散电流危害与防治研究,为矿井认识和预防交变杂散电流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矿井安全生产和节约用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杂散电流;爆炸;防治措施;交变电缆
结束语:针对矿井出现漏电和感应电情况,对井下用电设备实地调研,对杂散电流展开具体分析,了解其来源以及危害性,并提出了防治措施,这对矿井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1) 分析了杂散电流来源。根据井下实地调研发现,井下交变电缆的杂散电流来源有3类,分别为泄漏电流、感应电流和离子电流,其中泄漏电流和感应电流为井下交变电缆杂散电流的主要来源。(2) 明确了杂散电流危害类型。杂散电流会导致电火花,从而容易易燃易爆气体;杂散电流易导致电雷管提前爆炸;交变电缆杂散电流导致井下电气装置发生误动作,影响供电系统稳定性;交流电缆杂散电流腐蚀金属管道和保护套;干扰井下信号传输。(3) 提出了杂散电流防治措施。设置合理距离、连接方式、分段开关和电缆内外层保护绝缘层等防止交变电缆产生杂散电流;经常清理易导电物质,截断电化学反应条件;采用合理焊接减小回流电阻;定期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0
刘歆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对策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42-244.
摘要:探讨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了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就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原因进行研究,制定了继电保护运行稳定的优化策略。通过分析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能够促使供电公司更好地了解继电保护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制定对策,促进继电保护的稳定运行。继电保护的存在对于电力系统来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切除故障,避免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继电保护功能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效益的不断提升,确保系统其他部位依然可以正常运行,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失稳原因;优化对策
结束语: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较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以及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着手,积极做好日常检修维护,通过科学预防与管理,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1
李佳. 矿井供电系统漏电保护技术探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45-247.
摘要:为提高煤矿供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对煤矿矿井供电系统进行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矿井漏电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有关零序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状况。设计了新型的漏电保护装置,能够进行选择性的保护措施,包括漏电保护的选择及漏电保护设备的抗干扰设计。参照数据采集的相关需求,以STM单片机为控制器,对漏电保护装置数字控制器的相关电路进行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在矿井供电系统发生漏电故障时及时切断故障部位,减轻故障危害,更好地保障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矿井供电系统;漏电保护;选择性保护;保护装置
结束语:在漏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结合到电网结构自身的特点,同时在对矿井电网系统的故障进行特点分析之后,结合到现有的电网电流以及电压特点,针对性的设计出漏电保护装置;在对外部环境干扰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光耦理论进行设计分析,继而提升有关系统抗干扰能力以及系统工作稳定性。本文同时对数字时钟电路进行分析介绍后,针对性的设计了特定的存储电路,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以及存储,便于后期进行数据的调用以及处理。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2
陈少伟. 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检测探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48-250.
摘要:随着电梯使用率越来越高,对电梯的电气安全也提出更高要求。介绍了电梯轿厢由于意外移动产生的危害并阐述了轿厢意外移动产生的原因。为防止轿厢意外移动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中要求新制造的电梯必须增设轿厢意外移动(UCMP),但符合一定条件可不装设该功能。目前轿厢意外移动(UCMP) 功能由检测子系统、自监测子系统和制停子系统相互组合构成,通过检验案例分析了轿厢存在贯通门情况下在安装轿厢意外移动装置时将贯通门侧的装置遗漏的情况,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电梯;检验方法;轿厢意外移动;案例
结束语:电梯制造中增加轿厢意外移动监测功能(UCMP) 可以有效防止乘客特别是反应较慢的乘客在进出电梯轿厢时由于电梯突然的意外移动造成伤害。但由于市面上实现轿厢意外移动功能的方法较多,因此在检验过程中应该按照制造厂提供的正确的方法进行试验确保UCMP功能的有效,并确保该功能能符合GB7588-2003第1号修改单从而保证了电梯的安全使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3
蔡育晓. 一起曳引钢丝绳脱槽事故的案例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51-252.
摘要:对一些典型电梯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依据电梯相关的国标和安全技术规范,找出有可能引发类似事故的原因,在平时保养中逐一排查,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根据曳引乘客电梯定期检验的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检验问题,通过对因对重距离过小而引发的曳引钢丝绳脱槽事故的案例分析,从电梯运行各个因素分析出引起电梯脱槽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整改措施,这对于从事电梯设计、安装、检验、维保以及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梯;钢丝绳脱槽;对重越程;断丝
结束语:本文对一起曳引钢丝脱槽的事故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调取监控视频、查阅设备资料、现场询问以及实地勘察,还原了事故的全过程,得出引起该事故的各因素。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出曳引钢丝脱槽的原因,对从事电梯设计、安装、检验、维保以及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都具有重要意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4
徐星. 矿用主风机消声器的选择与改进[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53-254.
摘要:针对煤矿主井通风机噪声大形成噪声污染威胁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采用高效可靠的ANSY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常用的小孔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对风机的消音效果和空气动力性能的影响,并对阻力小、降噪效果好的抗性消声器进行了改进。经性能测试表明,改进后的抗性消声器可以将风机噪声值从116 dB(A) 降低至83 dB(A),且不会对风机振动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主井通风机;噪声;ANSYS;小孔消声器;抗性消声器
结束语:经ANSYS模拟软件检测,相较于小孔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既能降低噪音而且对风机的阻力影响较小。通过模拟,抗性消声器采用内插椎管+直管替换直管可以进一步降低气流动能损失,提高风机效率。实验表明,采用改进后的抗性消声器可以将噪声值降低33 dB(A),且不会对风机振动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改进后的抗性消声器达到了降噪、保能的目标,为机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5
黄四彬. 基于红外热成像仪的电梯制动器抱闸电气检测[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55-257.
摘要:制动器对于电梯而言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件,制动器的失效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制动器的检验要求一直非常严格。电梯的评估检验过程中,采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电梯制动器的制动器电气回路进行红外热成像分析,发现电梯的制动器抱闸线圈的温度相对于相同型号和相同工况下温度明显过高,对电梯抱闸回路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在日常电梯制动器的检验和电梯维保公司日常维保过程中应注意事项,以避免因电梯制动器失效引发的危险。
关键词:电梯;红外热成像仪;制动;制动电阻;抱闸电气回路
结束语:本文通过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后发现电梯制动器的温度过高,通过分析电气原理图逐一排查,最终确定是其耗能电阻的电阻值变小后导致制动线圈温度过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出电梯制动器日常检验和维保的要点,对减少制动器故障和避免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6
王志国. 矿井变电所后备电源配置方案的选择研究[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58-259.
摘要:后备电源是保障矿井变电所各类配电设备及监控设备在遇到矿井供电系统突发断电事故后,仍能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使矿井变电所后备电源配置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基于高压配电装置对矿井后备电源的主要要求,具体分析了分散式后备电源及集中式隔爆型不间断电源的特点及主要优缺点并探讨了通信设备对后备电源的要求。通过对矿井变电所各类配电设备及监控通信设备对后备电源的具体要求及各类后备电源的特点的分析,可为矿井变电所后备电源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进而更好的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矿井变电所;要求;后备电源;特点
结束语:根据研究可知,变电所配置后备电源的最有效方案为:分散式后备电源与积木式中容量相结合的隔爆UPS电源。变电所的高压配电设备及监控通信装置分别安装分散式后备电源、隔爆UPS电源,若监控通信装置需要更长时间的续航,则可以安装多台UPS,利用级联供电模式来完成。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7
武重阳. 液压支架端头控制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60-262.
摘要:为解决煤矿井下液压支架的现代化远程控制建设需求,利用现代微机原理技术,提出以MSP430F149中央控制器的液压支架端头控制器远程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重点介绍电源电路、RS485通讯电路等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的流程主程序。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实际运行稳定,实现了井下液压支架的远程控制,并在井下的自动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煤矿;液压支架;端头控制器
结束语:本文通过对综采面液压支架控制系统的分析,提出3层控制结构,为实现端头控制器的远程控制,采用RS485远程通讯。整个远程控制系统MSP430F149为中央控制器,设计了相关电源电路、复位电路以及通信电路等,并在其基础上对软件系统开发,完成整个远程控制功能的实现。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8
孙朝志. 曳引驱动电梯顶层空间设置[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63-265.
摘要:建筑物楼层越来越高,电梯额定速度提高对电梯顶层高度提出更高要求。根据GB7588-2003及第1号修改单中对电梯顶层高度的要求,阐述了3种顶层空间的取值方法,第一种是相对于低速电梯,对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为协调顶层高度、导轨余量等过大的矛盾,国标提出了另外2种取值方法。关于国标中的另外2种取值方法列举了数值,并对3种方法所需的高度或余量进行对比。对检验中遇到的无机房顶层空间不足的例子进行分析,并对其提出了整改方法。
关键词:电梯;顶层空间;案例
结束语:
电梯的顶层空间对于维修和安装人员非常重要,可以在电梯处于失速状态时保证轿顶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保护设备和部件的安全。本文综述了GB7588-2003中对顶层空间提出的3种不同的取值方法:其中第1种相对于普通额定速度较低的电梯,另外2种都是针对高速和超高速电梯,第2种主要针对有装置对驱动主机进行速度监控的电梯;第3种针对安装有补偿绳并且补偿绳带张紧轮和防跳装置的电梯。并以20 m/s的速度为例分别计算了3种取值方法的数值,其中第1种远远高于其他2种。因此使用其他2种取值方法可以大大降低高层建筑
的成本。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89
陈金游. 导轨支架固定可靠性探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66-268.
摘要:通过分析导轨支架的4种固定方式的技术要求,对比现有的技术规范和检验标准,明确锚栓(膨胀螺栓) 应固定于混凝土构件上。选取普遍的锚栓(膨胀螺栓) 固定方式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其使用依据的3个方面,综合分析膨胀螺栓的失效模式。得出在检验过程中,判断导轨支架是否固定牢固可靠应综合考虑各个技术规范要求和膨胀螺栓的使用要求。
关键词:导轨支架;固定可靠性;膨胀螺栓
结束语:导轨支架的固定方式和导轨支架的安装要求都明确指出膨胀螺栓固定法只适用于混凝土构件上,作为检验人员在电梯安装监检过程中对导轨支架安装牢固可靠性检查时除了检查导轨支架是否符合检规合标准的要求,同样应该关注下锚栓(膨胀螺栓) 的使用依据,避免因为膨胀螺栓的失效导致导轨支架安装不可靠。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90
陈潮斌,张帆,龚小竞,等.一种高速光声成像系统及其数据采集方法的改进[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69-272.
摘要:光声成像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正受到生物医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光声信号的高频特性,同时考虑实时成像的需
求,在实际应用中要求系统能实现高频数据的高速采集并实时显示。这种大通量数据流为系统的高速采集及实时处理和显示带来了很大的
挑战。通过结合生产者/消费者架构和多线程技术,大幅提升了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速度。结果表明,优化改进后的系统能实
现10kA-lines/s的高重频数据采集模式并实时图像显示,为光声技术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LabVIEW;生产者/消费者;多线程;光声成像
结束语:为了满足光声成像系统的高速采集和实时显示的需求,本文对基于LabView的采集和显示程序进行了设计优化。为解决高速成像过程中数据容易丢失的问题,引入生
产者/消费者架构模式代替原来的顺序结构,并对生产者/消费者中的各模块进行了重新设计。为解决高速成像时的实时显示问题,通过利用多线程优化配置及LabVIEW程序中的循环并行迭代功能,对程序进一步改进。最后,实验验证表明,设计的系统程序能够满足高速光声内窥成像的需求,优化改进后的系统能实现10k A-lines/s的高重频数据采集模式并实时图像显示。这为将来光声成像技术走向临床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91
柳柏魁. 桥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73-275.
摘要:疲劳破坏是桥式起重机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针对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疲劳问题,以某厂额定起重量为50 t、跨度为28 m的双粱桥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分析,对其强度进行校核,并得到疲劳源附近的应力值。基于有限元分析,应用断裂力学方法估算桥式起重机的剩余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当起重机裂纹长度超过20 mm时, 裂纹的扩展速率明显加快。该方法简便实用,不仅可以估算焊接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而且可以推算出具有初始缺陷的焊接结构裂纹扩展任一阶段时的疲劳寿命。对于预防疲劳破坏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有限元分析;疲劳寿命
结束语:当起重机裂纹长度超过20 mm时,裂纹的扩展速率明显加快,对有大于20 mm裂纹的起重机应慎重使用。基于有限元分析法估算桥式起重机焊接箱形梁的裂纹扩展寿命, 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该法不仅可以估算焊接结构的剩余疲劳寿命,而且可以推算出具有初始缺陷的焊接结构裂纹扩展任一阶段时的疲劳寿命。但基于有限元法分析裂纹处的应力,以此来估计疲劳寿命,由于裂纹的随机性和现场情况的复杂性,估算起重机的疲劳寿命可能存在误差,有待于结合起重机疲劳试验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92
曹宇. EBZ200型掘进机装运机构的改进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76-278.
摘要:某煤矿在日常开采作业中应用的掘进机主要为EBZ200型掘进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该型掘进机其装运机构在强度方面与具体装用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对此,改进了该掘进机的铲板部与第一运输机部。具体介绍了该掘进机铲板部的主要结构,分析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改进措施,同时也介绍了该型掘进机第一运输机的主要结构,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经实践,改进后EBZ200型掘进机运输能力更强,安全性能更好,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该项改进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EBZ200型掘进机;铲板部;运输机部;问题;改进
结束语:通过应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可以提升EBZ200型掘进机运行的有效性及其过断层水平,这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基础。对于该类型掘进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装运机构问题,以第一运输机和铲板体为切入点来开展优化设计。这种掘进机在改良之后应用于实际当中,其装运机构的可靠性及运输水平均得到极大提升,设备运输的阻力不断降低,改良之后的掘进机可以降低劳动的强度、
增加生产的安全性,在国内取得了广泛应用。
DOI: 10. 3969 / j. issn. 1009-9492. 2019. 12. 093
尹茂振. 矿用馈电开关控制器的改进设计[J] . 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79-281.
摘要:针对现有馈电开关控制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控制精度较低、性能较差等问题,对馈电开关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改进。在对现有矿用馈电开关控制器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器结构组成及功能分析,从控制器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2个方面开展馈电开关控制器的优化改进研究。该设计对提高井下设备运行故障的远程监控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后期馈电开关控制器的综合控制性
能的提升提供有利的参考支撑。
关键词:煤矿;馈电开关;控制器
结束语:不断加大对矿用馈电开关控制器的性能提升研究,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分析了现有矿用馈电开关控制器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控制器结构组成及功能分析,从控制器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方面开展了馈电开关控制器的优化改进研究,改进后的控制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控制精度,能更好的满足井下设备的控制要求,这对提高井下设备运行故障的远程监控能力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