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标题:风浪流夹角变化对三锚浮标系统运动响应的影响

引文格式:黎祖狄,米智楠,李伟雄.风浪流夹角变化对三锚浮标系统运动响应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6.

作者:黎祖狄;米智楠;李伟雄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2023-1-ZD-03)

关键词:三锚浮标系统;风浪流夹角;时域分析;运动响应

摘要:在三锚浮标系统的初步设计中通常只考虑了风浪流共线,而在真实环境运行时常会面临载荷非共线的情形。为探究风浪流夹角变化对三锚浮标系统运动响应的影响,基于ANSYS-AQWA建立浮标系统的多场耦合模型,并对载荷非共线条件下的三锚浮标系统进行时域分析,得到风浪流夹角变化对浮标六自由度运动幅值及锚链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浪流载荷共线作用时,三锚浮标系统纵荡与纵摇方向上的运动响应在入射角为0°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2.57 m和8.58°;而横荡与横摇的运动响应在入射角为90°时达到最大值,依次为2.67 m和8.43°;共线载荷作用时艏摇方向上的运动响应为最小;垂荡方向上的运动响应对载荷夹角变化不敏感,平均变化幅度最大不超过0.6 m;当载荷共线作用并与锚链布置方向相反时,锚链张力也达到最大值,值为812.63 kN。故在计算三锚浮标系统的运动响应及对系泊系统进行设计时,可将风浪流载荷共线作为载荷作用的极端工况。

 

2

标题:微合金化对免热处理铸造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引文格式:赵少坤,魏作山,谭乐平,等.微合金化对免热处理铸造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7-11.

作者:赵少坤;魏作山;谭乐平;柳青;丁海民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电力机械装备先进制造与智能运维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先进铝基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BINTECH-KJZX-20220831-4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2023MS132)

关键词:微合金化;正交试验;免热处理;铝硅合金

摘要:探讨了Si、Mn、Mg三种合金元素对免热处理铸造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WDW-300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采用L9(33)正交试验,研究了通过Sr和TCB进行变质和细化处理的Al-xSi-yMn-zMg-0.12Fe-0.1Cr-0.1Cu (x=7.5,8,8.5;y=0.35,0.4,0.45;z=0.15,0.18,0.2;质量分数)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试验合金的成分进行优化。研究发现Mn对试验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其次为Mg、Si,当元素含量(质量分数)为Mn0.35-Si8-Mg0.18时,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优化后的合金中富Fe相尺寸更小,分布更加均匀,并且共晶硅的变质效果更加优异,试验合金的这些变化均有利于其综合力学性能的提升。合金优化后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和硬度分别增加了3.9%、62.2%和0.63%,实现了合金综合力学性能的优化。

 

3

标题:超高速激光熔覆Ti涂层锅具组织及性能研究

引文格式:杨阳,王云岗,高丙建,等.超高速激光熔覆Ti涂层锅具组织及性能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2-17.

作者:杨阳;王云岗;高丙建;武江民;祁复功;丁海民

作者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山东胜宁电器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机械工程系;电力机械装备先进制造与智能运维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2024年度山东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2402-371422-89-02-212053)

关键词:Al-Si合金;604钢;Ti涂层;硬度

摘要:超高速激光熔覆是新兴的表面涂层技术,通过粉末和激光的最佳耦合可以大幅提升熔覆效率,获得更优质的表面质量,且对基材损伤更小。为提升锅具耐高温和硬度等性能,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在高导热Al-Si合金和604钢基体表面熔覆Ti涂层。通过SEM和EDS对涂层微观组织结构、物相成分进行表征,并研究其硬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成功制备40 μm Ti增强Al-Si基体涂层和110 μm Ti增强604钢基体涂层;制备的Ti涂层与Al-Si基体和6.4钢基体结合界面良好,涂层致密度高;Ti涂层和Al-Si基体两者之间过渡区宽约8 μm,Ti涂层和604钢基体两者之间过渡区宽约4 μm;Ti涂层增强Al-Si基体后,试样的显微硬度从HV56.1提高到HV118.8;Ti涂层增强604钢基体后,试样的显微硬度从HV297.05提高到HV363.15。

 

4

标题:含有传输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的Mittag-Leffler稳定性研究

引文格式:周吴昊,刘国权.含有传输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的Mittag-Leffler稳定性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8-21+103.

作者:周吴昊;刘国权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23RYY02);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3kftk06);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基金(DHYC-202441,DHYC-202443)

关键词:稳定性;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李雅普诺夫泛函;传输时滞;线性矩阵不等式

摘要:相较于传统神经网络,分数阶神经网络由于其独特的数学结构和运算机制,展现出了更强的信息存储和数据处理能力,且在联想记忆、模式识别以及类脑神经科学等领域取得了更好的表现。由于信号传输以及开关切换会导致系统不可避免存在时滞现象,因此针对现有的分数阶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在分数阶神经网络模型中引入传输时滞、分布时滞、中立型时滞等因素,获得了更具有一般性的含有传输时滞的分数阶中立型神经网络模型。基于分数阶微积分运算、李雅普诺夫泛函理论和Halanay型引理,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和自由权矩阵等方法,深入分析了该模型的Mittag-Leffler稳定性问题,推导出了该模型的稳定性判据。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验证了所得结果的可行性。

 

5

标题:铝骨架复合相变材料温控性能研究

引文格式:刘嘉伟,黄伟莉,黄书烽,等.铝骨架复合相变材料温控性能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22-26+31.

作者:刘嘉伟;黄伟莉;黄书烽;龙清松;龙传顺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200739);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JXNE2021-07);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DHJG-21-63)

关键词:多孔铝骨架;复合相变材料;温控性能;3D打印

摘要: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具有储能密度高、循环性好和相变过程温度稳定等特点,是解决小型电子元器件在运行中散热困难的理想材料,但相变材料导热率低,在工作过程中热传递速度慢,影响散热效果。针对这一问题,以石蜡作为相变材料,使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VC结构的多孔铝骨架,并通过水浴灌注法将石蜡灌入多孔铝骨架的孔隙内,从而制备出多孔铝骨架复合相变材料。通过实验探究了多孔铝骨架复合PCM在75%、85%和95%孔隙率下对温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铝骨架的加入可以增强PCM的热传递,相较于纯石蜡PCM在固态区和熔化区的最高温度分别降低了3.65℃和7.3℃,使LED光源保持在更低温度,且随着LED功率的增加控温效果更加显著;在控温区内,不同孔隙率的复合PCM底部温度总体呈现T1,95%>T1,85%>T1,75%,低孔隙率的复合PCM具有更强的综合传热性能,控温能力更佳。

 

6

标题:滚珠丝杠副预紧转矩调整方法及试验研究

引文格式:赵文龙,宋现春,高碧泉.滚珠丝杠副预紧转矩调整方法及试验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27-31.

作者:赵文龙;宋现春;高碧泉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滚珠丝杠副;预紧力;预紧转矩

摘要:滚珠丝杠副是一种精密的机械零部件,在实际生产中,滚珠丝杠副在正式投入使用前都要进行一定的预紧。预紧会影响转矩的大小,为使滚珠丝杠副更加平稳高效地运行,迫切需要找到合适的预紧转矩的调整方法。首先分析了单螺母预紧和双螺母预紧两种预紧方式的作用机理,然后探究了滚珠在滚道中和返向器中的受力情况以及滚珠进出返向器的冲击情况,然后将它们与预紧转矩相联系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数据计算输出了预紧转矩理论推算图像。最后使用滚珠丝杠副转矩试验台进行了测试,分别进行3次试验来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3次试验输出的预紧转矩变化图像均与理论推算图像大致吻合,可以证明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且测试表明在多次跑合后滚珠丝杠副的预紧转矩的大小会减小并且趋于稳定。此研究为以后滚珠丝杠副预紧转矩调整以及预紧转矩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7

标题:基于台车试验的汽车座椅鞭打试验分析与改进

引文格式:刘杰,王汝佳.基于台车试验的汽车座椅鞭打试验分析与改进[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32-36+72.

作者:刘杰;王汝佳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关键词:座椅;鞭打试验;C-NCAP;台车试验

摘要:随着法规对于汽车座椅安全要求的提高,鞭打试验也越发受到重视。为研究鞭打试验的颈部损伤机理,加强座椅对于乘员的保护。简述了鞭打试验的历史发展,详述了鞭打试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历程。根据《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中的鞭打试验规程和鞭打试验评分原则,利用加速型台车、Bio RIDⅡ碰撞测试假人和HPM+HRMD等设备开展了鞭打的台车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鞭打试验主要失分指标为NIC指标,由头部加速度和胸部加速度差值过大造成。分析认为可以通过降低头后间隙、适当升高头枕高度和适当提高座椅靠背骨架强度等改进方法来降低NIC数值,提升鞭打性能。所总结归纳的NIC指标和颈部载荷指标的改进方法可为相关鞭打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8

标题:低浓煤矿瓦斯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计算机模拟

引文格式:张璐瑶,李广学,张成龙.低浓煤矿瓦斯变压吸附提纯技术的计算机模拟[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37-40+60.

作者:张璐瑶;李广学;张成龙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厅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604b0602023)

关键词:MCGS;变压吸附;仿真模拟;监控系统;工艺设计;组态软件

摘要:为优化低浓度煤层气变压吸附提纯技术在抑爆技术、实时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基于MCGS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监控系统,对提纯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并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控制。通过设置A塔相对压力为1.46 MPa和周期时间为24 s进行模拟,完成了全流程运行的验证。系统设计了4个组态画面,具备设备控制操作、报警状态显示、实时曲线与历史曲线查询等功能,充分满足工业现场的实际需求。此外,该系统在设计中融合了高效的组态逻辑和人机交互优化,显著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通过MCGS触摸屏与相关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整个吸附提纯过程的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系统特点包括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界面友好以及便于扩展,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9

标题:BGA塑封器件热可靠性研究

引文格式:李登科,王高凯.BGA塑封器件热可靠性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41-45.

作者:李登科;王高凯

作者单位: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关键词:塑封器件;球栅阵列(BGA);温度循环;有限元仿真;可靠性

摘要:随着电子设备轻量化、小型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y,BGA)封装形式以其高密度、高性能等优势成为电子元器件的主流封装形式,被大规模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因此对BGA封装进行可靠性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利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的BGA塑封器件进行了温度循环仿真,模拟了从25 ℃到150 ℃再到50 ℃条件下器件不同部位的热应力变化,研究了温度循环过程中BGA器件各部分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由于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循环过程中,BGA器件各结构相互接触界面会产生较大的应力,因此各结构相互接触界面容易发生失效。此外凸点、焊球在低温时应力明显更大,降温阶段对焊料的影响较大。该研究分析了热应力对BGA器件各部分的影响,为BGA器件热可靠性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10

标题:基于相似原理的铝合金圆管冲击响应的相似性研究

引文格式:[1]陈金明,李滨,梁伟龙,等.基于相似原理的铝合金圆管冲击响应的相似性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46-49+83.

作者:陈金明;李滨;梁伟龙;杨彬华

作者单位:广州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

基金项目:“轨道交通装备可靠性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课题资助(2023RTTRTE02);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项目(2024CJ06)

关键词:相似理论;缩比模型;显示动力学;计量

摘要:以铝合金圆管结构为原型,依据相似理论设计缩比模型,研究其受冲击载荷作用产生的响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采用量纲分析法对原型与缩比模型对应的尺寸、力学性能等物理参数等对应参数的相似系数进行推导,证明了依照相似原理设计的缩比模型相关参数与原型的参数之间具有规则的相似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铝合金圆管的实物尺寸分别建立了1/2和1/4比例的缩比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对铝合金圆管原型、1/2和1/4缩比模型进行冲击作用的显示动力学分析,分别得到原型和1/2和1/4缩比模型在冲击试验中铝合金圆管产生的变形、应力和应变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将缩比模型响应结果与原型的响应结果相似化处理。所设计1/2和1/4模型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变形相似度分别达到1.4%和3.3%,应变相似度分别为1.3%和1.8%,应力相似度为1.3%和0.9%。结果表明,使用理想弹性范围内的材料并采用相似原理设计的缩比模型开展的冲击动态试验,原型与模型对冲击作用响应的结果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高度吻合。

 

11

标题:全耦合牵连运动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引文格式:杜宝祥,周铭华,李韶清,等.全耦合牵连运动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50-54+66.

作者:杜宝祥;周铭华;李韶清;张晓锋

作者单位:烟台宏远载人压力舱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全耦合牵连运动;船用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油膜力;混沌

摘要:为研究全耦合牵连运动下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振动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和短轴承原理建立了船用转子-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4阶龙格-库塔法获得了系统的轴心轨迹、庞加莱映射、频谱瀑布图、振幅-转速曲线等稳态响应。重点讨论了转子转速和牵连运动参数对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全耦合牵连运动后,转子振动状态比不考虑此运动时更加复杂,在非线性油膜力和船舶运动惯性力的作用下,系统随转子转速增加出现分岔、混沌等非线性现象;牵连运动的幅值及频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转子振幅,其中垂荡幅值及频率、横荡幅值及频率、纵摇幅值及频率、横摇幅值对转子振幅影响较大,艏摇幅值及频率、横摇频率对转子振幅影响较小。

 

12

标题:基于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的一体式前机舱薄壁压铸件开发

引文格式:孟宪明,曹兴枫,任鹏飞,等.基于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的一体式前机舱薄壁压铸件开发[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55-60.

作者:孟宪明;曹兴枫;任鹏飞;张赛;赵庆

作者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4ZXZSSS0058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QK-20240316-01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科研项目(ZX23240003)

关键词:一体式前机舱;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压铸工艺仿真;工艺优化

摘要:研究一体式前机舱结构的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重点探讨了工艺可行性设计、工艺仿真分析及工艺优化方法。首先,基于拓扑优化方法设计了前机舱一体化结构,结合多工况约束条件,实现了力学性能与工艺可行性的协同设计。其次,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原始浇口方案(4 200 mm2)的充填过程,发现充填时间为146 ms,较理论值偏差38.9%,主要由于浇口时序异步和速度场分布不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优化内浇口截面积至5 080 mm2 (提升21%),充填时间缩短至89.3 ms,充填效率提升38.8%,满足工艺要求。优化后,熔体通量提升21%,末端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监测点温度显著提高,最高温升达12 ℃,有效降低了冷隔缺陷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集成分析方法显著提升了工艺稳定性,为铝合金一体化压铸技术在车身高集成化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13

标题:油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原油外输潜液泵材质耐硫化氢性能分析

引文格式:马霖,赵雷刚,曹祺梵.油田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原油外输潜液泵材质耐硫化氢性能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61-66.

作者:马霖;赵雷刚;曹祺梵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4ZD1403306)

关键词: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液压潜液泵系统;潜液泵材质;硫化氢腐蚀;耐腐蚀性分析

摘要:围绕某油田FPSO液压潜液泵系统在含硫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优化展开研究,旨在建立适应高含硫工况的材料选型准则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针对原油舱、不合格油舱及SLOP舱3类典型舱室,系统研究了其工况差异:H2S浓度(体积分数) 24×10-3~26×10-3、相对压力-7~21 kPa、温度49℃。基于相关标准,通过实验模拟与微观组织分析,评估了20CrNi2MoA (UNS G43200)经奥氏体化+淬火+两次回火处理后的耐硫腐蚀性能,发现其在SSC1区(低应力腐蚀开裂风险)具有稳定表现,适用于原油舱、不合格油舱及SLOP舱。研究揭示,原油舱因低含水率(0.5%,质量分数)和低H2S分压(3.15 kPa)腐蚀风险极小,而不合格油舱(含水率53%,质量分数)和SLOP舱(含水率100%,质量分数)因电化学腐蚀与应力协同作用需采用316 L不锈钢或S32205双相不锈钢。当环境存在CO2时,局部pH值可能降至4.5以下(触发SSC2/SSC3区),此时必须选用耐蚀合金(CRA)。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工程案例,验证了分级选材方案的有效性,为高含硫海域FPSO设备设计提供了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技术依据,显著提升了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的服役可靠性。

 

14

标题:风电变桨轴承实体模型的ANSYS参数化平台开发

引文格式:程亚兵,郑吉锋,刘明辉,等.风电变桨轴承实体模型的ANSYS参数化平台开发[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67-72.

作者:程亚兵;郑吉锋;刘明辉;李云峰;周晴

作者单位: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空精密轴承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高端轴承产业研究院;河南省轴承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科技大学

关键词:风电轴承;三排滚子轴承;ANSYS二次开发;UIDL;TCL/TK;子模型

摘要:针对风电变桨轴承工程校核中数值算法未考虑柔性化及滚子简化切片导致精准度低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全实体模型的ANSYS参数化分析平台。首先,设置风电转盘轴承的ANSYS分析流程为全模型整体分析和关键部位子模型分析两个步骤。采用滚子实体单元代替简化的滚子切片处理。其次,针对ANSYS通用有限元前后处理效率低的问题,运用UIDL以及TCL/TK进行轴承专用分析模块工程化应用平台的搭建与程序开发,实现整体分析和子模型分析的快速交互参数化输入。最后,利用所开发的平台完成某型号风电变桨轴承的整体分析和关键部位的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工程化应用平台实现了参数的交互输入,模型的模块化、参数化设计,使经典ANSYS操作起来更加友好,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门槛。相比现有数值算法,开发的全实体模型分析平台充分考虑真实物理世界接触状态,其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15

标题:蓝宝石基GaN功率器件的稳定性及应用研究

引文格式:王祥,章国豪.蓝宝石基GaN功率器件的稳定性及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73-77+167.

作者:王祥;章国豪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74035);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09030006)

关键词:氮化镓;功率器件;智能终端;电源

摘要:传统的电网智能终端电源模块主要基于硅基功率器件制作,功率器件损耗大,温升显著,导致电源模块的能效低,并且模块的寿命及可靠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利于相关设备在恶劣的环境中稳定运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将高耐压、低损耗的蓝宝石基GaN功率器件应用于智能终端电源的方案。首先对蓝宝石基GaN功率器件的电性能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电性能及可靠性测试,确定了器件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的电压为1 200 V。在此基础上,按照台区智能融合终端设备的电源要求设计并制作了基于GaN功率器件的高性能电源模块,并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电源模块在负载调整率、电压调整率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均满足技术指标要求,且在工作电压应力测试中,GaN功率器件所受电压均低于1 200 V,确保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这一研究成果为GaN功率器件在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推动智能终端设备电源向更高能效和稳定性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16

标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

引文格式:彭吉康,王怀平,马善农,等.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策略及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78-83.

作者:彭吉康;王怀平;马善农;夏洪;马玥明;颜吉骏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63001);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90374);

江西省新能源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JXNE2019-07)

关键词: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粒子群优化算法;MATLAB/Simulink

摘要: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局部遮阴条件下,传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算法失效的问题,为确保系统能在复杂光照环境下高效运行,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将占空比及其扰动增量作为粒子位置和速度,以光伏输出功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适应度函数评估粒子性能。算法流程包括计算个体最优pbest(i)与全局最优gbest,并依据PSO规则迭代更新粒子状态,实现最大功率点的动态追踪。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快速收敛至最优解,显著提升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发电效率,相较于传统方法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且算法结构简洁,便于在单片机或DSP等微控制器上实现,为提升光伏系统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案。

 

17

标题: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居民屋顶光伏阵列状态评估方法

引文格式:刘绪文,李绍武,陈金彪,等.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居民屋顶光伏阵列状态评估方法[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84-90+96.

作者:刘绪文;李绍武;陈金彪;郭炜豪;张挺毅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963014)

关键词:动态时间规整;灰色关联分析;时间序列;状态评估;光伏阵列

摘要:在居民屋顶光伏阵列检测中,灰色关联分析存在不能处理时间序列下有效数据长度不一致,检测中没有评估非正常运行状态下光伏阵列健康状态的问题,为此提出了改进灰色关联分析的居民屋顶光伏阵列状态评估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居民屋顶光伏阵列的数学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状态下的输出特性,提取出特征参数;其次利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将特征参数有效数据长度对齐,得到最优路径;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光伏阵列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运用健康管理理论计算其健康指数,描述光伏阵列的健康状态。最后开展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阴影、老化、开路、短路情况下,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出光伏阵列健康指数IHI>0.8为“健康”、0.6≤IHI≤0.8为“亚健康”、0.5≤IHI<0.6为“异常”、IHI<0.5为“故障”,减少了对居民屋顶光伏阵列运行数据的需求量和对光伏阵列所处状态判断的工作量,提高了居民屋顶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发电效率。

 

18

标题:复杂工况下高压直流套管电热场分布规律与调控方法

引文格式:蒋伯宇,孔晓晓,张逍山,等.复杂工况下高压直流套管电热场分布规律与调控方法[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91-96.

作者:蒋伯宇;孔晓晓;张逍山;王峻垚;蔡文浩;尤文宇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及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运行工况下高压直流套管电—热场分布规律及其调控方法:2024年度天津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TJU2024659)

关键词:高压直流套管;电热场;耦合分布;绝缘;调控方法

摘要:干式套管是超、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项目中的核心设备,起绝缘隔离与机械支撑作用。高压直流套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长期承受高温强场、多谐波电场与强机械应力等多种因素作用,绝缘体内部往往产生电场分布迁移,电荷严重积累,局部场强增大等现象,并且最终导致电网故障。基于特高压套管电、热、力等多场耦合分布特性,根据经典等电容、等台阶法构建高压直流套管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迭代算法,探究基于不同运行工况下绝缘体内部温度场与电场耦合分布特性,提出控制套管芯片内部温度梯度和电场畸变,优化套管材料温度特性,减少外界因素干扰的电热场分布协同调控方法,为提高高压直流套管在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应用领域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19

标题:基于k-means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光储联合系统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引文格式:冯心语,贾红宝,胡文,等.基于k-means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光储联合系统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97-103.

作者:冯心语;贾红宝;胡文;雷东;林深和

作者单位:长电新能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清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Z422302056,4223020068)

关键词:电力现货市场;光储联合;双层优化;主从博弈;遗传算法

摘要:为解决入市新能源场站配储系统容量最优求解问题。首先基于市场历史数据利用k-means聚类方法实现典型日的提取,生成符合数据分布规律的样本数据,作为生产模拟数据的输入;然后建立主从博弈模型,内层模型以储能系统收益目标最大化输出各场景下储能的交易策略,并将结果反馈至外层;外层以全寿命周期下的联合系统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利用减少光伏系统考核费用以及增加储能现货市场收益,优化储能系统容量。通过Python构建双层优化模型,完成储能系统的全寿命周期仿真计算,并以全寿命周期净收益评价配置结果。最后通过山西某新能源场站为例进行仿真分析,考虑新能源场站考核费用后储能系统净收益为769.9万元,降低考核费用为531.6万元,验证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

标题:基于粒子滤波的锂电池荷电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引文格式:谢灿,张喜龙,周敏,等.基于粒子滤波的锂电池荷电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仿真[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04-109.

作者:谢灿;张喜龙;周敏;淳金川;陈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32272部队21分队;四川西沐建信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粒子滤波;SOC估算;单片机;剩余电量;监测

摘要:为了精确估计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使用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SOC估算方法,该方法为基于概率的非线性估算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蓄电池,包括铅酸、镍氢和锂离子等。尤其是在复杂环境和工况下,与其他SOC估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估算。主要介绍了基于粒子滤波的SOC估算方法与实现步骤,搭建了基于STM32单片机的模拟实验电路,并进行了锂电池监测保护模拟实验电路的硬件、软件程序设计,通过测量电池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关键参数,使用粒子滤波算法来估算电池的荷电状态。实验结果表明,SOC估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误差值较小,该方法能高精度地估算锂离子电池的SOC值,并能够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报警,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21

标题:基于柔性传感器的仿生机械手控制综合实验设计

引文格式:杨云,张潇洋,蔡婷婷,等.基于柔性传感器的仿生机械手控制综合实验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10-114+137.

作者:杨云;张潇洋;蔡婷婷;张宏伟;李辉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资源与机械工程系;吕梁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系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31342,J2023133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1002608111356,231000682251235)

关键词:柔性传感器;仿生机械手;同步控制;综合实验;O-PIRTAS

摘要:针对传统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前沿技术转化滞后、学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薄弱等问题,通过将柔性摩擦电传感器、仿生机械手控制系统等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实践环节,构建了“基于柔性传感器的仿生机械手控制”综合性实验项目。该项目具有“传感器制备-电路开发-系统集成-测试优化”四阶式框架。采用熔融层积型3D打印技术制备了柔性拱形摩擦电传感器。集成Arduino微控制器、HC-08蓝牙通信模块、LM2596电源模块、锂电池搭建摩擦电传感器信号采集与传输单元。结合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脉冲宽度调制算法实现电压-角度转换,完成手势识别手套与机械手的系统集成。实验测试表明,柔性传感器在手指弯曲20°、80°、120°时分别输出0.6、1.2、2.25 V特征电压,系统响应时间为1.25 ms, 50 m通信距离下机械手动作执行正确率达100%。结合O-PIRTAS教学模式实现科研与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融合,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综合实践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新的实施范例。

 

22

标题: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工件识别与分类研究

引文格式:刘杰,张松亚.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工件识别与分类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15-118+178.

作者:刘杰;张松亚

作者单位:永州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4YBC484)

关键词:工件分类;机器视觉;神经网络

摘要:针对机器人关节工件组装生产中遇到的复杂挑战,包括工件品种繁多、生产规模庞大以及人工分拣与装配效率低下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前沿工业机器人工件识别与分类算法。此算法的核心流程是从工业相机捕捉的高清工件图像入手;然后,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些图像被迅速读取并经过一系列精细的预处理步骤,包括图像灰度化以简化信息复杂度、均值滤波以消除噪声干扰,以及自适应阈值分割以精准提取关键特征,最终生成清晰准确的二值化图像;最后,算法会精确提取二值化图像中的工件轮廓,并运用胡氏不变矩将待识别工件的轮廓与预先设定的模板轮廓进行精确比对,进行工件识别与分类。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工件识别与分类任务中的卓越性能,工件识别准确率达到了100%,不仅识别准确率高,而且具备出色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为类似识别任务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方案。

 

23

标题:无人机在民用行业应用研究综述

引文格式:蒋文全,高豪云,郑佳秋,等.无人机在民用行业应用研究综述[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19-124+183.

作者:蒋文全;高豪云;郑佳秋;严月浩

作者单位:成都工业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

基金项目:成都工业学院项目基金(2024YB004)

关键词:无人机;民用;行业应用;低空经济

摘要: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硬件成本的普遍下降和小型化、集成化发展,以及低空经济的逐步开放和政策逐步完善,越来越多领域开始涌现出基于无人机的行业应用。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电影拍摄、农业植物保护、高速公路巡检、紧急救援、物流运输和消防监控等。介绍了当前低空经济下无人机行业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分别对无人机在农林植保、高速公路巡检、应急救援和物流运输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探讨研究了在低空经济下无人机行业应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低空经济这一新兴领域中,如何把握无人机应用的场景,抓住低空经济政策的机遇,利用无人机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是迫切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事情。

 

24

标题:小批量离散制造车间智能排产算法研究进展

引文格式:王之恒,肖军杰,宋功琼,等.小批量离散制造车间智能排产算法研究进展[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25-131.

作者:王之恒;肖军杰;宋功琼;杜宇阳;王晓华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KM201710015001);北京印刷学院横向研究项目(HXDK2022089);北京印刷学院2024年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21090324011);北京印刷学院2024年度大学生研究计划项目(25000115004)

关键词:制造车间;生产调度;排产系统;智能算法

摘要:排产算法的先进和优化程度是制造车间高效运行的基础,小批量离散制造车间的排产系统通常出现技术创新少、设备运行工序不合理、系统更新不及时、交货期能否按时完成等问题。从当前车间排产系统运用的主流排产算法出发,在分析国内外排产文献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车间生产特点和实际案例,重点阐述6种主流智能排产算法的核心思想原理及应用特点,为后续车间排产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最后,讨论了排产算法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25

标题:重载无人机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性能分析

引文格式:陈泽荣,储远振,孙伟鹏,等.重载无人机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性能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32-137.

作者:陈泽荣;储远振;孙伟鹏;郭子扬;秦中未;王双喜

作者单位:华能广东能源有限公司;汕头大学工学院

基金项目:华能国际科技创新项目(HNKJ22-HF38);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pdjh2024b165)

关键词:重载无人机;共轴双旋翼;旋翼间距;旋翼轴距;气动性能

摘要:共轴双旋翼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无人机布局形式,其采用了两个同轴排列的旋翼来提供升力和推力,以使重载无人机获得较高的飞行稳定性。重载无人机的共轴双旋翼结构布局是影响无人机飞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建立了共轴旋翼的气动干扰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技术分析研究了轴翼间距和相邻轴距的变化对无人机系统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实现最优的共轴双旋翼系统的气动性能。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50 kg的大载荷指标,采用直径为1 200 mm、弦长为100 mm的螺旋桨,当双桨间距为0.40R、旋翼轴距为1.2D的结构时,无人机在2 000 r/min转速下,总升力达到最优的1 045.6 N,下旋翼升力占比最大为43.7%,上下旋翼之间的气动干扰弱,实现了最佳气动布局。

 

26

标题:基于手眼深度相机的钢包滑板检测定位技术研究

引文格式:魏振红,吴瑞珉.基于手眼深度相机的钢包滑板检测定位技术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38-144.

作者:魏振红;吴瑞珉

作者单位: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关键词:钢包滑板;深度相机;机器学习;点云配准

摘要:钢包滑板用于控制钢包内钢水的流出量,其维护和更换是钢包热修与钢包管理的重点环节。钢包滑板空间姿态的检测和定位是实现机器人自主更换钢包滑板的基础工作,存在检测精度相对高、环境-作业对象非结构化特征明显等问题。由于钢包滑板更换是较为典型的空间装配作业,常规2D图像检测缺乏深度信息,无法满足检测和定位的精度要求。搭建了一套钢包滑板检测定位机器人系统,采用时间飞行(Time of Flight, ToF)和结构光两种类型深度相机;受空间狭小、视野遮挡等因素影响,按手眼方式安装相机。离线完成了手眼深度相机的标定;通过YOLOv11算法对幅值图和RGB图中滑动水口机构特征物进行识别;根据滑动水口机构的物理尺寸关系,经过几何计算给出基坐标系下滑板位姿的初步估计;将初步估计结果作为迭代初值,采用广义迭代最近点算法(Generaliz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GICP)进行点云精配准,进而输出钢包滑板精确的空间位姿。经实际测试,手眼深度相机标定后的角点投影误差在0.8像素以下,标定精度较为理想;两种相机均可稳定可靠地检测出钢包滑板,验证了该方法适用于两种类型深度相机;但受限于相机分辨率较低,所用ToF相机目标定位结果的位置误差最大为15 mm,姿态误差最大为10°,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所用结构光深度相机检测定位结果的位置误差约4 mm,姿态误差约0.07°,精度满足需求。

 

27

标题:基于无刷驱动控制的多传感器融合野外勘测车

引文格式:祝现染,康凯,李超,等.基于无刷驱动控制的多传感器融合野外勘测车[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45-150+160.

作者:祝现染;康凯;李超;李坤

作者单位: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项目(2018AAA0103100)

关键词:多传感器融合;无刷驱动控制;SLAM算法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传感器技术、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之一便是在野外勘测领域。传统的野外勘测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发了一款基于无刷驱动控制的多传感器融合野外勘测车,以实现高效、高精度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地图构建。该研究涵盖了传感器数据校准与同步、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设计、SLAM算法研究与开发、运动控制系统和控制器的关键方面。此外,通过开发一种用于发布勘测任务、获取采集数据并绘制地图的上位机应用,为野外勘测提供一种全面而高效的解决方案,以改进数据质量和地图精度。通过向野外勘测车布置探测任务,并为勘测车预设好路线,小车按照规定路径循迹,采集路径信息并绘制出点云地图,在诸多自然环境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为相关领域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28

标题:一种控流平压回转液压系统的研究

引文格式:周林军,高朝祥.一种控流平压回转液压系统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51-155.

作者:周林军;高朝祥

作者单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冲击;交变载荷;回转机构;轮齿间隙

摘要:针对液压挖掘机减速机构快速启动时冲击载荷过大,制动时出现摆尾现象以及齿轮断齿或输出轴损坏的故障现象,基于定轴转动刚体的冲量矩定理,通过启动过程、制动过程故障现象分析表明,启动过程采用控油策略,可降低启动冲击;制动过程采用平压策略,可避免摆尾现象。采用增设压力变送器、回转缓冲阀等液压元器件,研发一种控流平压液压系统,降低启动时回转马达的流量,提高制动时回转马达进口侧的工作压力,实现回转液压系统的优化。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的液压系统启动(制动)过程用时由4 s (5 s)延长至5 s (5.5 s),延长了1 s (0.5 s),减轻了启动(制动)冲击;制动结束时液压系统回转马达出口与进口压力未出现交替增大现象,其最大压差Δp由3.8 MPa减低至2 MPa,降低了制动冲击,避免平台摆尾部现象的产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系统已经无故障记录持续工作5 368 h。

 

29

标题: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引文格式:胡慧婷,高学凯,郑建华.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课程改革与实践[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56-160.

作者:胡慧婷;高学凯;郑建华

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技术与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0805211030058);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2022GXJK216);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示范项目(教高司函[2021] 4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56)

关键词:大数据采集及预处理;项目驱动式学习;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研究针对当前课程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从教学内容、方法和实验教学3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课程内容改革注重技术前沿的跟踪和行业应用问题的关联,特别是融合数据治理核心要素——数据安全的内容,以提升课程的时代相关性。在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驱动的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模拟实际应用需求,打造理实融合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结合跨学科应用实验案例集的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应用技能,增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实践表明,更新后的课程不仅更贴合大数据领域的实际需求,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意识;通过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改革后的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同类课程提供了可借鉴的改革模式。

 

30

标题:异形截面舱体斜孔钻削有限元仿真研究

引文格式:李淳,闫建刚,董泓搏,等.异形截面舱体斜孔钻削有限元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61-167.

作者:李淳;闫建刚;董泓搏;郭新;程北阳;

作者单位: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

关键词:麻花钻;切削参数;有限元仿真;Abaqus

摘要:针对异形截面舱体斜孔钻削加工,在三维建模软件中对麻花钻切削部分建模,将模型导入Abaqus软件进行斜孔钻削过程的有限元仿真。以铝合金7075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研究对象,通过改变仿真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识别出切削参数与钻头受力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根据仿真数据优化产品加工过程。经过仿真分析得出设置斜孔加工的切削参数时,切削参数取转速500 r/min,进给0.4 mm/r时,钻头受力小,且波动性小,进给量和转速的增加均会导致钻头所受主应力增大。因此,为确保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切削参数的选取均不宜过大。此外,分析采用专用钻模的工艺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钻头所受的最大主应力,并具备成本投入低,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更加适用于批量生产,同时为异形截面舱体斜孔钻削加工提供技术储备。

 

31

标题:基于DOE方法的EBC连接器SMT不良缺陷分析

引文格式:罗国军,王能松,刘余林,等.基于DOE方法的EBC连接器SMT不良缺陷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68-172.

作者:罗国军;王能松;刘余林;罗旋;袁子良;

作者单位:福昌精密制品(深圳)有限公司;邵阳学院材料研究所

关键词:连接器;锡膏;钢网;SMT;回流焊;DOE

摘要:EBC连接器是5G板对板和板对模块的射频互连元件,通过SMT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工艺与PCB板焊接连通。由于EBC连接器在SMT之后,出现锡珠、空洞、位置偏移、爬锡高度不良等缺陷,影响天线的波频信号,甚至影响整个产品的可靠性。将介绍基于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方法,分析EBC连接器SMT工艺过程中,焊锡不良缺陷特征、规律,导致不良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结合所有工序中,设备、工装夹具、物料、工艺参数,确定关键因子,排除非关键因子。通过Minitab软件,在DOE中创建因子,依据设计试验表序列,安排试验。采用响应曲面方法来分析响应变量“不良缺陷率”依赖于自变量因子,找到自变量因子的设置在望目0.5时,在响应曲面设计的响应优化器可得到,降低与解决SMT不良缺陷率最优试验区域:钢网开孔方式“梅花开孔”,锡粉型号TYPE3,回流曲线升温斜率1.166 7℃/s。基于DOE的接器SMT不良缺陷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地研究各种因素对不良缺陷的影响,找出关键因子并优化工艺条件。

 

32

标题:某纯电车型热管理系统冷媒流动Hiss声测试分析及评价预测

引文格式:杨光华,林伟雄,尚勇,等.某纯电车型热管理系统冷媒流动Hiss声测试分析及评价预测[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73-178.

作者:杨光华;林伟雄;尚勇;郑文昭;郭林;黄毅;夏小均

作者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热管理系统;冷媒流动Hiss声;Bark尺度;BP神经网络模型

摘要:为解决电动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在高温环境下制冷时容易引起宽频冷媒流动嘶嘶声(Hiss)的问题,在40 ℃高温环境仓进行整车制冷工况下冷媒流噪声数据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冷媒流动Hiss声测试样本的传统心理声学及Bark尺度能量客观参数计算和对噪声样本采用成对比较法进行主观声品质评价,建立主客观BP神经网络冷媒Hiss流动声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传统心理声学参数响度、尖锐度和语音清晰度AI指数无法明显体现Hiss声出现时刻和强弱变化,人耳Bark尺度滤波器能量输入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有效识别冷媒Hiss声的强弱变化和主观评价预测分数,预测误差在0.5分以内,较好地映射了Hiss声客观参数和主观评价的非线性关系,该模型可用于冷媒流动Hiss声的风险评估和指导NVH测试开发。

 

33

标题:制造执行系统(MES)在生物疫苗企业的实施应用

引文格式:陈维志,江波,郑芸,等.制造执行系统(MES)在生物疫苗企业的实施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79-183.

作者:陈维志;江波;郑芸;冯永红;杨国梁;杨传阳

作者单位:成都绿叶维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上海雷昶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制造执行系统;疫苗;部署;实施应用

摘要:介绍面向生物疫苗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即制造执行系统(MES)在疫苗企业的应用。通过对成都某集团公司的质量追溯系统无纸化项目成功实施,对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批记录设计、MES系统部署、软硬件配置等重难点攻克解析,结合GMP合规性、“四个最严”的监管要求,介绍并分析通过MES系统实现的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实现对企业的信息化、无纸化管理,深度融合场景应用的疫苗企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提高企业在GMP法规性、规范生产过程、数据可靠性与完整性、生产全过程可追溯、设备状态管理、精细化生产、质量管理的管理能力。通过MES系统的成功实施,验证了在实施应用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经验的MES实施团队、配套的网络安全、健全的项目管理体系、完整的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等的正确性,赋能疫苗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助力智慧监管有效数据的监控。

 

34

标题: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试验失效案例分析及检验要点探讨

引文格式:王超,符辉荣,李文锋.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试验失效案例分析及检验要点探讨[J].机电工程技术,2025,54(09):184-188.

作者:王超;符辉荣;李文锋

作者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肇庆检测院;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关键词:限速器-安全钳系统;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分析;检验要点

摘要:限速器-安全钳系统是重要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悬挂装置破断和曳引轮上曳引绳失控滑移故障发生时,依然能够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因此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确保限速器安全钳系统安全运行、联动试验可靠有效尤为重要。介绍了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联动原理及定期检验要求;然后结合定期检验中遇到的3则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案例,重点分析案例中3款不同结构型式限速器的工作原理,找出联动试验失效的真正原因,一则是由于限速器的闸瓦磨损导致限速器提拉力不足,无法有效提拉安全钳联动机构使安全钳动作;另外两则分别是因提拉机构锈蚀卡阻、限速器销轴锈蚀卡阻导致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失效;通过3则案例的分析对使用单位、维护保养单位以及检验机构3方面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探讨定期检验中限速器安全钳试验的检验要点。